佛弟子文库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大安法师  2019/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佛的层面是他无相,当然没有名字之相,所以任何一尊佛施设一个名号,他都是有着教化众生的宗旨、方便的。释迦牟尼,能仁寂默,用“能仁”仁爱一切,寂静、内心的宁静来教化娑婆世界的众生。那这位佛在因地当中有种种的示现,在《法华经》和盘托出释迦牟尼佛的本地,那原来是古佛再来。

在《悲华经》里面就更清晰地告诉我们,他是在宝藏佛的座下发了五百大愿。这五百大愿其中就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愿就是要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人寿百岁的时候……,这个时候众生烦恼极重,造业罪大,是一切善人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是一切菩萨发愿都不敢发到这样的一个时空态里面来教化众生的时候。

是这位大悲菩萨,当时他是一个转轮圣王(无诤念转轮圣王)的一位大臣,叫宝海梵志,他发的这个大愿。当这个愿发出来之后,大地六种震动,他方世界十微尘数的刹土的佛派遣菩萨来供养、赞叹这位菩萨。所以释迦牟尼佛是应着他原来因地的大悲愿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的。

所以这个能说之人是悲智双运的,是悲愍我等众生故,惊入三界火宅,引领我们赶紧出离这个苦难的秽土的。

所以我们能够听闻这部经,首先要感恩释迦牟尼佛,没有他酬愿降诞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是没有可能性闻到这样的妙法,这根本就不是我们的生命的自然的需求。

我们完全被五欲六尘所笼罩,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连人天的善法都不修的时代,二乘的出离就更少的时代,那这个大乘圆教,大乘正定聚的这种生命追求基本上是不可能有的时代,那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说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是何等之难!

何等之难他还要过来,说明他是何等深切的悲心呐!我们要体会到这个能说之人的这样的一种悲智。

《佛说无量寿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问: 一位法师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在任何一部经典上说...

彻悟大师念佛偈

(一) 一声佛号一声心, 须信心深佛更深, 梦眼未开情...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传印长老的临终开示是慈悲之极的话

去年我们上传下印长老往生,你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临终...

印光大师开示持戒与念佛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 1、三学为学佛修净之根本 戒、定...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

苦尽甘来成正果

母亲陈玉英(10262014),法名觉玉,临洮县八里铺镇下...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莲宗教起所因十重法义

序文 如上别中十义,复以前九为通,后一为别,兼前总义...

【推荐】今日方闲,成办大事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

心能转业卖斋立毙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

五逆十恶也能感应道交

为什么这些五逆十恶的人,十声乃至一声佛号就能往生?...

【佛教词典】阿耶揭哩婆

(菩萨)Hayagrīva,又作阿耶揭唎婆。马头观音之梵名...

【佛教词典】一刹那

(术语)K?a?a,谓时之极少。曰一刹那。俱舍论十二曰:...

佛为什么允许酒醉者出家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

什么是净土宗的真行

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

佛学常见辞汇(九画)

【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

【推荐】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

七难、七不净,四无常

1.凡人皆有七种不净,因而对自身不必过于执着,有这样...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

大安法师: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问: 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几年来经常...

骄傲的孔雀

佛陀为了教导弟子去除贪、瞋、痴等习气,制定僧团生活...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