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大安法师  2019/07/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则惟事持名。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从兹而万虑咸休,究极乎一心不乱。乃知匪离跬步,宝池涌四色之华;不出户庭,金地绕七重之树。处处弥陀说法,时时莲蕊化生。

珍禽与庶鸟①偕音,琼院②共茆堂③并彩。盖由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

注释:

①庶鸟:一般的鸟。

②琼院:精美的庭院。

③茆堂:茅草堂。

译文:

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门广大,所以贵在了知首先应办何种大事;观想念佛法门的深妙幽玄,尤其应当抉择简约的方法。了知首先应办的大事,便是务必往生极乐世界;抉择简易的方法,就会专一持名念佛。举扬佛名,阿弥陀佛的万德就无不兼备;专一持念,就能统摄菩萨众行而无遗漏。

从今以后休止纷繁思虑,精进念佛直至一心不乱。这时乃了知,不离半步,七宝池中涌出青黄赤白四色莲华;不出所居的庭院,黄金地上环绕七重行树。处处都是阿弥陀佛演说妙法,时时都有九品莲蕊化生。

彼土珍鸟与此土众鸟同鸣法音,极乐的精美的殿庭与娑婆粗陋的草堂齐放光彩。这种境界是由于念佛念到极处,能所不二,即念即佛,从有生契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往生西方实则不离生于此土。心、佛、众生本来平等一体,业海中流以及娑婆此岸与西方彼岸,一概不住。到此境界即可称为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

真信不具,法难入心

有法师带居士朝山,顺便来与闲谈。法师也是同道,日常...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

【推荐】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五逆十恶之人,临终亦得往生

而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地狱...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碍别人实际是障碍自己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 不能为...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

【佛教词典】七佛经

全一卷。宋代法天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共有五...

【佛教词典】七识住

【七识住】 p0052   瑜伽十四卷二十三页云:又有七种...

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

修行人必知十要

1.修行人,戒淫心, 淫是六道轮回根。色如毒药迷心性...

有楞严咒就拥有一切

楞严经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着楞严咒而成佛,可以看...

供香的起源

1、香为佛使 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

感应道交是大学问,很难相信

感应道交可是大学问,可是很难相信的。感是什么?感是...

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有慈悲心

佛陀在憍萨罗国给孤独园说法时,有一天带领弟子出去托...

有什么障碍可以障住佛光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一切的经典,只是一...

圣严法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我说我回到美国,回到台湾,却不知道向何处是回?又向...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我们说末法众生有个特点,不知恩不报德,很多众生对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