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大安法师  2020/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管别人的态度了,你首先恭敬一切,用孔子的话来说:出门如见大宾。

对人恭敬,但也不要做得过头了。恭敬是礼,但这个礼还有个“节”呀!

没有“节”不行哪!这个“节”,就是你在特定的时空、场合当中,知道自己讲什么话、做什么事最恰当,什么样的行为能够符合自己的身份、他人的身份。要掌握这个度。

你只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对待一切,一般来说他人都会报之以恭敬心。怎么会觉得你好欺负呢?恭敬心可不是谄媚心,要注意这点。

有时候对别人恭敬显得有点低声下气,好像在求别人,好像要别人说自己好话什么的,不能这样。恭敬心里面包含着内在,我们外表很谦卑,但是内心还是要有一个刚骨。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刚骨。

如果别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说明你这个人没有一点浩然正气,人家才会觉得你很好欺负。如果对人恭敬,但外柔内刚,别人就不会觉得你好欺负。

如果你能做到又有一种正气刚骨,又能够卑以自牧,一切事能够把别人抬高,把别人放在前面,好事给他人,坏事留自己,走路让人家走在前面,写文章署名让别人署在前面,自己座位坐在更后一点、更卑一点。若能这样做,在这个群体中你肯定是受欢迎的。

人往往是越傲慢越被人瞧不起。所以老子也说:“不敢为天下先。”这是“吾有三宝”之一(老子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而“不敢为天下先”最终结果是“后其身而身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很好的,怎么会觉得你很好欺负呢?这是其一。

第二,即便是被人欺负也没有关系,那是给我们消业障。不要老放在心上。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别人的欺负、赞叹,也要做一体观,无我相,不要放在心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生不起惭愧心和忏悔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生不起来惭愧心和忏悔心,请法师开示。 宏海...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大...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佛堂必须整洁,才会有功德

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研究经典是依唐宋以前的,还是以后的呢

问: 顶礼法师!元朝之前佛法兴盛,距今千年,当时的佛...

明一法师与保险公司员工的座谈问答

编者按:保险公司面对的客户五花八门,有的可能会非常...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懒惰放逸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谁都想偷懒,冬天早上赖...

极乐世界绝不是化城

化城是《法华经》里讲,为了引诱那些根机暗钝的众生,...

我们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当我们执持这个名号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种认知,要有一...

拜祖先用不用烧纸钱

问: 拜祖公到底用不用烧纸钱?请解答。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摄末归本识

五重唯识观之第三。五重唯识观中,第二重“舍滥留纯识...

【佛教词典】寂志果经

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相当...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问: 佛弟子跑因果道场,什么附体,不让去寺院,不让供...

比丘十八物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

圣严法师《赶而不急》

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

母亲的心

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母子身影相...

吃饭宁早不晚是持护法

出家时节,知何不须?然于一食,日别常法。但用步晷一...

从心底至诚恳切念佛,才能感佛相应

我们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们要发长远心、精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有一个剃头匠,很不会说话,每次说话都伤人,常惹人不...

弥勒菩萨应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齐明帝时东阳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业为...

难当的和尚 难得的清净信

我们不要把这修行信心看的很简单了,非常的重要,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