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吃饭宁早不晚是持护法

道宣大师  2024/0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吃饭宁早不晚是持护法

出家时节,知何不须?然于一食,日别常法。但用步晷一法,足定方隅,纵在山泽,有迷依步,无不立晓。必时阴暗,以镜映之。宁早不晚,是持护法。

古之高德,奉敬律仪。一食卯斋,用为常务。今时浊恶,啖食无时。设有营斋,迟留至暮。禅师讲匠,坐受安然。

唯知取适于秽躯,岂念公违于圣教!粪虫饿鬼,即此心成;铜汁铁丸,岂从他得?有识高达,宜乎勉之。

【大意】

出家人须知“时”和“节”,知道吃饭的时间。以前用“步子测影”的方式很方便,不管住山、住茅棚,都用它来确定时间。假若遇到阴天,又怎么测影呢,就拿镜子来作。需要注意的是吃饭宁肯早一点,不要太晚,太晚就过午了,所以要谨护。

古时的大德持戒都很严谨,每天仅一顿,常常在卯时就吃完饭了。

元照律师感慨,当时(宋朝)禅风兴起,学戒律的人慢慢少了。吃饭的时间完全不依照戒律,把檀越供养的饮食也会留在晚上安然地受用,只想着滋养身体、顾好皮囊要紧,这不是公然违背佛戒,任凭遭受将来的苦果么?所以因为贪心作祟,粪里的虫、饥饿的鬼感召眼下的果报,乃至喝滚烫的铜汁、吞烧红的铁丸同样如此。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慎行,好好勉励警策、严格要求自己,谨护佛戒。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卷第十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出家的真正意义

当今时代,一提到出家,许多人都抱着否定的态度,这是...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传戒开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杀生戒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

印光大师初出家的风波

印光法师来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满三个月,大哥就找来,一...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世间的聚合与离散,皆应坦然面对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

死缘的三类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得了绝症怎么办?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决的问...

【佛教词典】殊胜池

位于帝释殊胜殿前之如意池。[六波罗蜜经卷三、俱舍论...

【佛教词典】还门

(术语)六妙门之一。谓反照能观之心不可得之理也。法...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

【推荐】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应道交

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必须...

给孩子希望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白话译

【原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

远离贪欲获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贪欲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

化愤怒为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

圣严法师《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