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净界法师  2019/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的时候,佛陀对人天安乐的果报,并没有加以否定,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五戒、十善的时候,佛陀要我们断恶修善,干什么呢?创造人天的快乐!

但是到了出世间的圣道的时候,佛陀的口气改变了,佛陀说三界没有快乐。这是什么情况,安立说三界没有快乐呢?因为不管你是在痛苦当中,还是在快乐当中,我们的身心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的相状就是逼迫,你会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逼迫你,当然这个就是无常。

因为你在三界当中,它是一个动态的世界,所以在这个动态当中,你看到身心的变化,就有一种非常严重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它会刺激我们内心的一种安稳,所以它是一种逼迫。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应该怎么来修这个逼迫性呢?首先佛陀先指出逼迫的相状,叫示相状,此是苦,逼迫性。

佛陀用很简单地比喻,说这个“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是说整个三界,是一个起火燃烧的房子,即使你造了善业,今生能够有好的房子住,有好的衣食使用,但是你大方向还是没有离开这个起火燃烧的房子。

所以你还是在这个起火燃烧当中,去吃饭睡觉,整个结构,这种无常大火的燃烧并没有改变。

所以说佛陀安立的痛苦,是逼迫性,这个很重要!诸位!很多人学佛以后,会产生一个错觉,他以为不需要修苦谛观,我问他为什么不修苦谛观呢?他说我吃的苦够多了!不对!

佛法讲的痛苦,指的是快乐也是痛苦。也就是说你从人生的经验当中,所体验的痛苦只是痛苦的一部分,假设你不修苦谛,你会对安乐的这一块没有免疫性,你对痛苦这一块会有厌离心,但是你不可能在安乐当中,体验到痛苦,不可能!

这个只有从道理观察,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因为你的出离心不完全的时候,你今生所做的善业,你今生所念的佛,它就有漏洞。你没有把整个三界的漏洞,把它填满,临命终的时候就变成你的致命伤,因为你这个佛号的底盘不稳定,有漏。

这个苦谛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你那个往生的力量才能够坚定!你一旦这个痛苦觉悟得不完全,只是觉悟了一小块,你三分之二的都是漏洞,这个时候你临终的时候,你就会跑到快乐的地方去,因为快乐的地方你没有觉悟到,这就变成你往生的一个破洞,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

我们再讲一次,佛陀对于痛苦的定义,不是逆境,而是你只要有逼迫的感觉,这个就是痛苦,你只要有一种不安全感,这就是痛苦。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这个痛苦的定义是“逼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推荐】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

【推荐】谁能保证临终时不会有人来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赚了很多钱,晚年...

在爱欲的执着中,不断辛苦追逐无有厌足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

以「空」为乐的生活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推荐】勿做人生遗憾事

遗憾的事是恨错难以补救,后悔不已也。如一句话令人难...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

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靠语言文字的佛法产生观照,所以叫做...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

人生的失败离不开这三个字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

【佛教词典】三摩地所行影像

【三摩地所行影像】 p0209 无性释四卷七页云:三摩地者...

【佛教词典】心散乱有六种

【心散乱有六种】 p0355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心散乱有六...

证得鬼神邪法的表现

【原文】 复次。二十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

星云大师《佛教的时空观》

第一篇时间(剎那不算短 劫波不算长) 1 前言 晋朝田园...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

蚯蚓一个生命能变成两个生命,这是为什么

问: 这里提到这个蚯蚓被切割成两段,但是蚯蚓的两半均...

吃蔬菜的五大误区

大多数人都知道吃蔬菜对身体好,但又有几个人能坚持每...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

行医与学佛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

发自内心的礼貌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

劝人受五戒要承担他持不了戒的恶业吗

问: 我有一位师兄,学佛半年就能背《无量寿经》。看他...

如此忍辱

从前的时候,在拉萨的空地上,有一个人在绕行经走,而...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会因聚缘而来。将...

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

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