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大安法师  2020/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哪怕念十声阿弥陀佛都会令我们往生,往生的条件是非常非常低的,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愿意去,就无条件地救助。每天十念法,尽形寿,不中断,也可以往生,也满足了十八愿的条件,尤其对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很忙碌的众生非常必要和重要。

再看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号称是四十八大愿的核心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意思是说,假如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世界无数的众生,听闻到我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够发起至诚心,至极的信乐心,愿意往生到我的刹土。

以这样的信愿,上至尽形寿念佛,下至十声念佛,都能生到我的刹土。如果信愿持名的众生不能往生的话,我就不成佛。这一愿唯有一类同时造作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众生除外。

这一愿提供的是什么方法呢?就是最简易的以名号度众生的方法。“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深信切愿,“至心”就是至诚心,“信”是至信,就是纯净的信心,“乐”是由于信心产生的大欢喜之心、好乐之心。有这样的心理、情绪状态,哪怕念十声阿弥陀佛都会令我们往生。

所以往生的条件是非常非常低的,并没有说要持多少戒,有多少禅定功夫,修多少福德,读多少经书,这些条件一概不提。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愿意去,就无条件地救助。

因为门槛必须要很低很低,才能实现平等普度。假设门槛稍高一点,就有一部分众生被排斥在外面了,那就说明阿弥陀佛不是大平等的,说明阿弥陀佛的力量还有缺陷。唯有很简单,所有的人都能来,才是阿弥陀佛大平等、大慈悲、大愿力、大威神的表现。

然而这一愿说到了五逆,五逆是我们这世界最重的罪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为什么叫逆罪?这五种人——世间的父母和出世间的圣人,是对我们最有恩德的,我们报恩都来不及,不仅不知恩报德,反而把他们杀害,这就是逆罪。这种逆罪是入地狱如箭射,是要到阿鼻地狱去的。

但《观无量寿佛经》讲下品下生时告诉我们,犯五逆十恶的众生,必定要下地狱,然而就在地狱境界相现前的时候,蒙善知识开导,以惭愧心、忏悔心念佛求往生,也能够往生。所以阿弥陀佛悲心不舍,哪怕五逆十恶的罪人,只要他愿意去,都能让他横超三界。

但如果他诽谤正法,那就没有办法了。诽谤正法广义的理解是诽谤佛法,狭义的理解就是诽谤净土法门。譬如说念佛法门都是虚假的,西方极乐世界哪会存在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衰微以后,给愚夫愚妇兜售的一张进入天国的廉价门票,西方极乐世界是现实生活颠倒的折射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就是诽谤正法。

这个罪恶很重,超过五逆的罪恶啊。为什么人会犯五逆罪?就是由于没有正法,不相信因果,不了解做人的准则,才会犯五逆的罪。另外,他既然诽谤正法,那当然就不会相信净土,阿弥陀佛再慈悲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是绝缘体,电流通不过去。

当然,这一愿还有一细微处需要辨识。“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阿弥陀佛从抑止预防层面,悲心施设,令众生不要犯这两种叠加的重罪。然万一众生由愚痴疑惑厚重故,造作了这两种重罪,临命终时招感地狱相现前,于此关键时间,幸蒙善知识开示念佛往生一法,顿然产生信心,念佛求往生,阿弥陀佛亦会慈悲摄受,令其往生。

从这一愿我们也体会到持名念佛的殊胜,有这个十念皆生愿我们就放心了,哪怕是很忙的人。慈云大师就提出每天十念法,每天你面西合掌十口气念佛,尽形寿,不中断,你也可以往生啊。因为他的十念法尽形寿不间断,也满足了十八愿的条件。

尤其对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很忙碌的众生,十念必生愿就非常必要和重要。如果有人说忙,没有时间修行,你就给他介绍十念法门,总不能忙到连三分钟时间都腾不出来吧。你只要这样尽心地做,每天就两三分钟时间,也满足这个条件,阿弥陀佛也慈悲摄受。

但是有一个前提是,至心信乐欲往生。如果你念这十句,是想身体健康,或者是其他一些生前死后世间的福报,那是不能往生的,因为你不具足至心信乐欲往生。这是十念皆生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净土法门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观呢

问: 请问净土法门执著有相,那怎样契入中观法门、缘起...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号是消业障之王

这个念佛,特别是闭关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

净土法门的特点

由这个他力的救度特点,也就构成了净土法门与通途自力...

菩萨六度,布施摆第一

布施是一个好事。在菩萨六度里面,布施摆在第一。 大家...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

【佛教词典】不共业

【不共业】 p0317 集论五卷五页云:云何不共业?若业、...

【佛教词典】宇宙论

宇,指四方上下;宙,指古往今来。宇宙,含有空间与时...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妄识心本来就是空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来就是空的,知...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第三个,犯戒轻重。 非己妻入道,什么叫入道呢?就是...

《南无宝胜如来》圣号讲解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

三种乐

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

禅是佛心,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问: 有师父提倡禅净双修,强调戒定慧,主张打坐,要学...

如何感得地藏菩萨亲自给你受戒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

点燃我们的心灯

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云开见...

经常观心中的相状,就能知道自己的种姓

我们都知道这个识变化多端,我们常说观心无常,就这个...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星云大师《我能为世间留下什么》

俗话说:人死留名,树死留皮。人到世间上来走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