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大安法师  2021/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就叫疏杂,就比较疏一点,不那么亲了。如果修正助二行,当下这个心就常常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亲近,忆念不断,就能建立一个密切的关联。这个关联用现在话来说,我们就建立一个新的心理定势。

我们跟阿弥陀佛由生疏就变成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切,乃至于最后打成一片,融为一体。那么临命终时,那你必然就跟阿弥陀佛在一起,跟极乐世界自然地你就会过去,因为你们早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了。但如果你修那些杂行,你这个心就常常间断,就构不成一个亲密的关联。

当然修杂行回向也可以往生,但是它这个往生的概率就会打折扣。专门修就不会有其他的杂缘来失去正念,与佛的本愿相应,不违净土的教法,随顺佛语,所以讲专修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万即万生。

所以修净土法门的最忌讳的是夹杂。那什么是夹杂呢?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面就谈到何谓夹杂:一下子又诵其他的经典,又要持其他的咒语,又要做种种的法会,又要喜欢说那些无关紧要的禅,机锋转语,又要说那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这些都属于夹杂。

你在修行过程当中常常这样地夹杂,心就不专一。心不专一,想见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就难。那人身难得,今生就空过了一辈子了。所以这些夹杂的事一概不要去做,就紧紧地执持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期生净土,这样就是日久功深,才不会错却一生。

所以这句名号,要紧紧地把持得住,如猫捕鼠,不要被妄想杂念给他漂没了。确实刚开始,大家觉得念佛念得没味道。念不出味道的原因是什么呢?信心不足,第二是烦恼很重。由于你烦恼很重,念的都是烦恼,这个名号里面的法味念不出来。

由于念得很枯燥,味同嚼蜡,忽然又听,修哪个法门又能够很快得效果,就改转主意了,或者修内观禅去了,或者修密宗去了,或者参禅去了,等而下之甚至去修气功去了,全都改向了,全都退转了。这在佛菩萨眼里、祖师眼里来看,真是很可怜,那就虚度一生哪!

所以这些祖师深知我们众生有着心散乱,好奇骛怪,这山望到那山高的这样的心理,所以用这些苦切之语,让我们要一门深入,专修,不能夹杂,才能今生得消息呀,今生得往生净土的成就啊。这是谈深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问: 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

至诚念佛莲已种

请看第十段:至诚念佛莲已种。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最管用的观念就是轮回和因果

现在如果到中国,你作一个问卷调查,相信有轮回的、有...

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

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指点,苦口婆心,慈悲之极,...

如何看待无相念佛

问: 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

【佛教词典】五蕴

【五蕴】 是世间五类现象的总称。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

【佛教词典】瑞相

(术语)吉瑞之形,显见于人目者。原限于吉瑞,而俗通...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

学佛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

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 依起,三皈依是皈...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

向佛陀学习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

圣严法师《不上进的借口》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推荐】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

世间有三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慕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一天,对...

这条路走得熟悉,临命终你就容易走

在这无相当中,因为因缘的作用,就有它的差别──迷晦...

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

在十月怀胎中,为胎儿增福改业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