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无相念佛

大安法师  2015/10/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湾“平实导师”著有《无相念佛》,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忆佛念佛——净念相继——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未解。怎样忆念是忆母?如何心中做到无佛相?

大安法师答:是啊。刚才讲,昨天也讲这个时代遇一个善知识很难,遇恶知识很容易,这就是一个证据。

念佛法门的施设就是从事相上建立的,不能去谈无相的。禅宗可以谈无相、无念、无住。净土宗是叫指方立相,住相证果——指示西方,建立阿弥陀佛的相,建立六字洪名的相,以这个相来安顿我们的心。这个相不是我们的污秽之相,乃是阿弥陀佛从实相里面升华出来的清净之相,由这个清净之相就能契入到实相。净土法门是这么一个特点。

如果你以禅宗的理念谈无相的话,那就是宗旨混滥、混淆,那就自误误人。所以他这本书,千万不要去看。虽然它也出版了,但出版了并不一定正确。多看《印光法师文钞》,多看净土宗祖师的著作。这本书——《无相念佛》对于不仅一般的人,对于居士,还对于一些比丘都有影响力了。在2003年的时候,就有一个比丘拿着这本书来问我,说我们很多人正在学习这本书,问我怎么看?怎么样?我原来没有看这本书,结果看了一下,简直就是跟净土法门不相应。所以,你也不要说他是导师了,这个人把你导到什么地方去,都搞不清楚了。

你比如我们如子忆母地念阿弥陀佛,就是要安立在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上,法身的功德就寄寓在这样的相好庄严上,你不能说“无佛相”。无佛相,那你内心怎么去系念,怎么去安立呢?宗门下没有佛相,“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还是可以理解,因为宗门下就是要抵达自性清净心的,那还可以理解。净土法门说无佛相,就搞错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鬼分为哪些类

问: 请问,鬼分为哪些类?他们生活状况如何?哪些鬼...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 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

念佛人与不念佛的人鲜明对比

一谈到西方,就是死亡的代言词,死了就什么都没有,非...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问: 请问我从出生到现在已28岁,吃过不少肉,也杀过...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

临终遭此变故,还能往生吗

问: 病人已命终或快命终时,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杀...

遇到冤家对头千万不要生气

我们每个人都有冤家对头,但碰到冤家对头我们千万不要...

【佛教词典】污家

比丘拿东西送给在家人,希望得到的人生起报恩的心,可...

【佛教词典】麝香

梵语 kastūrī。音译迦萨吐罗。为香料名,乃麝腹部香...

不贪非义之财,终感得一家骨肉团圆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

忙的没时间老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

忧波毱多尊者的教化

有位族姓子出家学佛,修习禅定,证悟四禅,却以为自己...

邪的一定要远离,现在假冒的越来越多

问: 请问,有的寺院的法师要求居士只到他的寺院,只亲...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明朝郑兴儿:不贪人财积德改命的故事

明朝初年,京城有个叫郑兴儿的人,他在一个姓王的部郎...

星云大师《尊重异己》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有两个以上,就不会有绝对相同...

为什么佛教会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问: 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不同的法师讲法都...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抢不走

一日,临济禅师跟随老师黄檗禅师一同下田工作。临济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