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大安法师  2022/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当来之世是指佛灭度之后的世纪,经过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和末法一万年三个时期之后,佛经最终将会在地球上消失。先是《首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随后十二部经典次第渐灭,伊时佛经经卷自然没有文字,比丘身上披的袈裟也自然变白,这些都是法灭之相。

一切经法灭尽,万古如长夜。释迦牟尼佛以大慈悲哀愍众生的愿力,特别地将这部《无量寿经》留在这个世间一百年。那时已是刀兵劫了,人的寿命平均在十岁左右,根机极为陋劣,残忍性极强。刀兵劫的众生如果还能够遇到这部《无量寿经》所宣说的念佛一法,能相信,能发愿,能称名,也都可以蒙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带业横超到极乐世界去。

净土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就目前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人寿七十岁、八十岁的时候,我们都不大能够相信这个法门,那刀兵劫的众生还能相信吗?佛对此有个精辟而形象的比喻:就像油灯在最后熄灭的那一刹那,会突然回光返照一下,灯火很炽盛。就好像人在死亡之前,可能会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精神忽然特别好,但随后会进入死亡过程。

释迦佛的法运亦复如是,这一百年就是最终消失前短暂的回光。那时的众生的根机恰好比较利,能体会到刀兵劫的剧苦,此刻忽然闻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他那种一往情深和一心归命的心就油然而生,沛然莫御。此时悲切念佛,求往生出苦海的心,自然会与阿弥陀佛悲心相应,蒙佛悲愿摄受,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这段经文彰显出释迦牟尼佛极重的大悲愍念众生之心。刀兵劫是无明黑暗极其深重的时候,然在众生恶业浊浪滔天的彼时,念佛法门仍然能够作为慈航,运载众生脱离苦海,在茫茫暗夜中,六字洪名依旧可以成为烁破黑暗的慧炬,引领念佛人速出火宅,这是何等慈悲与胜妙啊!

加持这部经典最后住世一百年,也表明两土世尊悲心忧念未来的恶业众生,特别是法灭尽时剧苦的众生。这就好像父母去世之前,要为那些残疾的子女准备好田产资财,以使他们将来不至于饥寒困苦而死。在所有的大小乘经典都灭尽之后,还要仰靠这一部《无量寿经》所宣示的净土法门,为刀兵劫剧苦众生作最后的救度,给予他们最后的脱离险境的机会。若无至极的悲心,何能事先预备好这样的救度方法。思惟于此,方知佛恩浩大,欲报佛恩,昊天罔极。

在末法情态越来越深重的时候,众生的根机亦越来越陋劣,此时此际,唯有净土法门能够当机,能够惠以众生真实之大利。只要有六字洪名存在于这个世间,也就是佛的正法还在这个世间。六字洪名的消失也即是释迦佛的法灭,二者紧密相依。因此,六字洪名即是十方诸佛相传之慧命,亦即一切众生得以出离三界火宅之根本。特别是经法灭尽之际,释尊特留这个法门住世百年,非常奇特,我们要感戴佛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净业的人,要对五欲深生厌离

第十疑,往生行业疑。 问题的提出,就是由于前面九个疑...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

问: 净土主要是持名忆佛拜仟,但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时...

把这两个放进去,这个佛号就不可思议

你不修空观,除非你保证: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太多相状...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推荐】为何有些人的阴气很重

当我去台北临济寺受在家菩萨戒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去受...

信愿持名,去极乐莲华里安身

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但却是至圆至顿的。蕅益大师说...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

【推荐】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业力

通过十二因缘流转门,我们了解了生命轮回的真相。那要...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

【佛教词典】禅枝

(一)比喻禅之智慧。 (二)枝,为支撑、辅助之意。指辅助...

【佛教词典】泪堕尊者

(人名)佛灭后大阿罗汉有大悲心常悲三途之众生而啼泣...

遇到魔障如何面对

前面的经文讲到安住真如,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

改变一生命运的微笑

小李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青年,从小继承了数目庞大的家产...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

大安法师:念佛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佛学漫画】真心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件大事,就是开...

佛门里面为何有「三多」

明清以来,世间人对于佛教或佛法产生了种种的误解,现...

人贵有自知之明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

在宗门下得了好处的人,那不是学来的

宗门下讲规矩,讲用功,达到悟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

生病后医治效果不明显,如何才能好

问: 我得皮肤病多年,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现在吃净...

闻过即怒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爱面子的动物。就算一个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