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大安法师  2023/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为什么称为根呢?我们说,一切树木花草它都有根。根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能持,就是这个根能够使它已经有的这种枝叶花果能够保持,不失去,这能持。还有一个意思叫能生,这个根呢,它进一步能生出新的枝叶花果。也就表明我们得这个五种我们本有的善法,能够保持住,并且进一步地可以生起新的善法。

那么首先看信根:五根者,信正道及诸助道法,名信根。

这个鸟音说法,面对十方来的所有的往生者,根机种种不同,所以对这个正道的内涵,站在不同的这种角度、根机,他有不同的诠释。对小乘根性的,也许正道就是指四圣谛的这种真理,对大乘佛法的,他可能要深信即心即佛。这样的称为正道。如果从我们净土法门来看,这个正道就是六字洪名了。六字洪名就是无上正真之道,他能开发我们本有的无量光寿之心。

那么助道法,就是对这六字洪名的辅助、成就,比如像净业三福、五戒十善、普贤十大愿王,都属于六字修持念佛法门的助道法。如果能这样地去相信这样的正道和助道法,这就叫信根。这个助道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念佛行人,为什么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要净业三福?这个助道法也不可缺少。我们念佛行人不能说我一天到晚就是念佛念佛念佛,然后他助道法没有了,做人都没有做好了,敦伦尽分也没有做好了。

上次有个居士到我那里去,说她是怎么来东林寺做义工的。家里家庭矛盾,一气之下就来东林寺,就不回家了,家里也不知道她在什么地方。现在她又想家了,她又想留下来又想家,问怎么办。我说:你怎么办,你马上回去呀,你又有子女,又有丈夫,又有父母,你怎么家里不知道就跑到这来了呢?那你的助道法在什么地方呢?所以有很多学佛的学得家庭不和睦,在单位上也格格不入,社会上看得像怪人似的,这我们的助道法没有做好。所以这个信正道也要信诸助道法,修一切善法,助发我们念佛往生的这样的正因,这样才成就了信根。

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

当你信了这个念佛的这样的殊胜法门以及净业三福之后,你得要付诸行动,要勤奋地、不休息地、精进地去修习这些正道及助道法,不疲不厌。我们与生俱来有种种的懈怠放逸,一定要思维这个世间的苦难,思维生命的无常,这个一口气不来,便要堕三恶道,于是如救头燃,把这种精进心要调动起来。我们注意到很多念佛行人,一些修道人,由于这方面生死心不切,精进的根扎不下来,于是整天就是百无聊赖。尤其对于出家众,如果这个精进心上不来,生死心不切,一天到晚也没什么事,那怎么办?那他真的会感觉到非常的无聊,于是他就东跑西跑,美其名曰是参学,实际上就是这边放逸一段时间,那边放逸一段时间,道业上很难精进。在家居士也得注意,他这个精进根没有上来,他那个心就会放在世间上所有的事业上去了。你叫他念佛,他说他没有时间,所以这都不是很容易的。

我们要把这个五根扎下去,不疲不厌,如救头燃,如丧考妣,这样的心。要思维到我们多生多劫也曾经修行过佛法,就是由于懈怠放逸,因循苟且,今生还在轮转,如果今生还是这个样子,精进根还是扎不下去,我们还是要轮转。所以这个《无量寿经》告诉我们,哪怕你精进一日一夜呀,虽然我们想尽形寿精进很难,因为众生的心都是波动的,你很难让他长时间精进,但是你至少可以一段时间吧?这就叫克期取证哪。在你的克期——规定的一段时间当中精进起来,所以你看我们十天百万佛号比较受欢迎,大家愿意去做,就在于这十天当中,他把这个精进心发起来是有可能的。你让他一年一天念十万声都是很难的。十天,那么昼夜念佛,二十四个小时一昼夜,乃至一昼夜,这些就是把我们的精进心把他激发出来。

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

好,这就从我们的念头下手。我们每天打了很多的妄想杂念,我们去返照过我们的念头吗?我们每天在妄想堆里面打滚,但这些念头到底是什么?我们一概不知道。因为我们的心都是向五欲六尘,向外界是驰骋的,是看外部世界的,很难去看我们的念头。现在修行呢就是修念头啊,我们现在做不到无念,但一定要把这个念头系缘到正道上去。如果是小乘的念法,四念处,能观之心放在这个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这些上,这是正道。

那净土法门,你就系念六字洪名,以及这个诸助道善法,诸助道善法也就念我们所受的戒,念净业三福,念十大愿王,念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慈悲,念我们自己发的菩提心不能迷失,不能忘失,念这个世间的苦,念极乐世界的乐,哎,你要把念头系缘在这方面去,我们这个念才放在一个出世法的正道上。如果不系缘在这方面,可以说我们的念头本能地就会在五欲六尘的境界上。我们仔细解剖自己,有很多人也说,他就坐在那里打坐,心里翻卷的也都是五欲六尘的念头,挡都挡不住,这就是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发能系缘的念,这个念一定要发起来,系缘在一个强缘的佛号当中,才把这个念根把他巩固下来。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

心要稳定下来,摄心一处,禅定,摄心在哪里呢?也就摄心在这个六字洪名上,以及摄心在诸助道善法当中,跟这个六字洪名相应,不散乱,不丢失,这样系心一处,这个定根就扎下来了。如果不能摄心在这个六字洪名上,我们的心也一天到晚散乱不已,想东想西。这个心,八识的妄心哪,是心猿意马的,是很难听我们的指挥的。所以一定要把这个心摄住,二六时中都要忆佛念佛,这是定根。

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这是智慧,在五根当中是最重要的,般若智慧。用这个智慧观照现前,观于这个苦集灭道四谛,怎么观呢?这个苦集灭道是代表着世间和出世间两种因果。苦是我们众生所感受的一个果,这个三苦啊,八苦啊,一百零八苦,乃至无量的苦。这叫观照到这个苦。

你能了解这个苦的这种道理,苦谛,那么这个苦也是缘生法,也当体即空,所以这个苦谛当体是法身。那么这个谛,集谛是由这个苦果来追究他的原因,这是由我们的见惑、思惑、尘沙、无名惑所造成的,所以叫集谛是和合,由我们的烦恼和我们的业所和合成导致苦果的原因。那么烦恼的当体就是般若。这是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也首先把灭谛指出来,苦集灭,灭谛就是不生不灭的那种解脱的境界,解脱的果。要达到这个解脱的果,一定要修道谛,就是三十七道品。所以观照道谛为解脱之因,灭谛为解脱之果。所以这就是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这就是般若智慧的根扎下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

【佛学漫画】打篮球还是踢足球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

李炳南居士:忆佛念佛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

东林佛号的意义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这个时代的浮躁...

出家人对父母的孝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

大安法师:如何明辨是非邪正

问: 近来,有些居士专弘净土的音像与书籍在东北地区...

【佛教词典】弥陀利剑

谓弥陀之圣号犹如利剑,可以斩除众罪。盖因称念圣号,...

【佛教词典】二边三际

二边是指有无二边;三际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或...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

开发我们的潜能

有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一天喝得烂醉如泥,回家途中,...

没有任何敌人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

慧远大师画传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

戒淫九想观

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

【推荐】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为何念他的名号不能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

丰子恺《十二生肖》漫画

丰子恺《十二生肖》漫画。以上作品由丰子恺原创,吴浩...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