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大安法师  2020/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烦恼,是《涅槃》义。如佛告父王:汝今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常勤精进,当得佛道。——《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涅槃经》讲,菩萨修行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念佛、法、僧前三者是“念他”,念施、戒、天是“念自”。

“念自”有自因自果:能布施、持戒就能得生天的果报。戒就是要止一切恶,布施就是积极地修一切善,所以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如果站在净土法门来看,念佛就是念阿弥陀佛;念法就是念《阿弥陀经》;念僧就是念观音、势至,以及莲池海会诸菩萨。

念施、戒、天,要常常谈到布施,不仅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而且要放下一切,连“布施”也彻底地布施。由浅到深,由事到理。戒是大小乘行人必须共同尊重、遵守的一件事情。

戒为佛法大地,一切善法都靠大地而生长。为什么净业三福第二福就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所以,我们不能由于说有阿弥陀佛愿力救度,反正我持不持戒没有关系。不是这个道理!

净业行人一定要奉持戒律。阿弥陀佛成就净土,他也是清净身、口、意三业来庄严的,这个名号是至为清净的。如果我们用染浊的心、甚至破戒的心去念这句佛号,由于烦恼固结,也很难跟清净的佛号感应道交。

念天,天有近的就是二十八重天,远的就是第一义天。第一义天是佛菩萨所证的境界。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谈到六念,谈“念天”他有一个解释,很多天的天王,比如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很多都是大菩萨所示现的。

所以“念天”就想到无量劫来,我也跟这些大菩萨一样发心修道,由于自己懈怠、放逸、烦恼重重,还在这里轮回不已;这些菩萨们则精进努力,破烦恼得解脱,他们成就了这样庄严的功德。通过这个“念天”生起了大惭愧之心。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十法云地…佛子!菩萨住此地,多作摩醯首罗天王,于法自在,能授众生、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波罗蜜行,于法界中所有问难无能屈者。——《大方广佛华严经》

佛言:「从一地乃至后一地…若菩萨住百佛国中,作阎浮四天王,修百法门,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千佛国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门,十善道化一切众生。」——《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念天者,即是最后身十地之菩萨,…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无际以来,共他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他尽不惜身命,行道进位,因圆果熟,证圣者,踰于大地微尘;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虚然流浪,烦恼恶障转转增多,福慧微微,若对重昏之临明镜也。”——《观经四帖疏》

《涅槃经》又谈到,由于我们系念佛、法、僧等,就是念他、念自的“思惟因缘力故”,“因”是我们自性本具的一体三宝,“缘”是借助这些已经成就的外缘、强缘,因力和缘力,能够令我们断种种烦恼。

能念的心,是具有佛性的,所念的对境是佛、法、僧、施、戒、天。能念和所念相应、符合的话,就能有很大的断烦恼的力量。我们如果不去系缘这六种作为所念的对境的话,我们自然就会念五欲六尘、念人我是非。

这种染浊的念就加剧了我们轮回的速度,增进了我们内心的无明黑暗,以及造作恶业的盲目的推动力量。所以一个人的人格、修行怎么去判断?看他日常的心安立在哪个对境上、哪个境界上,他所念的是什么。这是很关键的。

如果我们天天所念的都是阿弥陀佛名号,那自然地我们的烦恼就会轻薄,我们的佛性就会增显,我们的福德就会提高。如果每天都是念财色名食睡,必定身心憔悴,生命是向下走的,是堕落的。

所以系念胜妙的对境,而且去思惟,产生一种力量断烦恼。这是“涅槃义”。涅槃就是大灭度的意思,是如来的断德,具足常乐我净。这是佛最后宣说的一部经典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 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

以这种心来修净土法门,都称为杂毒之善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

念佛后不想看书、做事的心态对吗

问: 弟子越来越欢喜念佛,感觉念佛时心容易得定。但时...

世俗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

世俗所谓爱情爱自己吧?(虚情假意) 常常会看到很多年...

明心见性并不难,悟后起修才是个大问题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得念:得到正念,总持就是说...

闻信弥陀名号的人,当下就得十方诸佛护念

得到佛的护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护念的...

从医学角度谈临终三要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中,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生死别离...

把厌离心彻底地提出来

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哎...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业障深重怎么办

问: 我是初学者,业障深重,是不是应该念地藏王菩萨名...

怎样才能做到净念相继,佛号不断

问: 弟子之前一天可念一万到两万佛号,但是近一年来,...

四十八大愿——(第28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

【佛教词典】迦罗迦吒

(动物)译曰蟹。又十二宫中螃蟹宫之名。...

【佛教词典】华胎

又作含华、胎生、宫胎。愿往生西方之人,以疑惑佛智之...

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师

当阿难向佛陀请问乐法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

圣严法师《谢谢癌菩萨》

病苦是帮助道心增长的逆增上缘,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

粥有十利饶益有情

摩诃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饶益有情。佛住舍卫城时。难...

把真如本性的家建立起来

我们经过无量的生死轮回,内心累积很多问题,要在一生...

身体少病的十个原因

1、不打别人,不虐待动物。 2、劝别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专修净业,一念精诚亲见圣众

清朝比丘尼清月,江苏无锡人,居住南门慈云庵,每天诵...

富人多做好事,有舍更有得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佛陀纪念馆历经13年筹划...

心识如何生

问: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 在唯识学中,所谓心...

向外求安,自古学人之通病

学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见。殊不知知见立知,即...

阿弥陀佛的慈爱超过世间父母

我们都要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心,弥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

先明白念佛的目的,你就知道如何念佛

怎么念佛 以净土念佛法门为归,以持名为中心,持名念佛...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