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三福的施设不是目的

大安法师  2023/04/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三福的施设不是目的

这个三福给大家念一下,这段经文非常重要。佛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宣说这段重要的经文,就是如果有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行人,应当修持三福。三福,第一福,就是人天福,就是世间的福,你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第二福是二乘福,修声闻、缘觉,又叫戒福,持戒的果报;第三是大乘福,大乘种性的众生所修的,又叫行善。

那么这个三福实际上是涵盖着五乘佛法: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乘的佛法都包含在这个三福里面。所以这就叫净业,能修三福的就叫净业。不修三福的人,我们在世间做任何事情都叫染业,有污染的业。

释迦牟尼佛进一步告诉韦提希夫人,你知不知道这三种净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就是十方三世诸佛,建构他的净土,都要修净业三福。心净则佛土净,一定要从三福下手。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净业三福,它的宗趣是什么呢?是以五乘的佛法为宗旨,但它指向的是往生极乐世界为它的归趣。

还不仅仅是停留在三福的层面,它是通过对净业三福的这个福报的修持,能够开发智慧,有智慧就会对这个净土往生一法产生信心。由这个信心就会发愿去,具足信愿持名,就能蒙弥陀愿力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净业三福的施设不是目的,而是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目的价值的一个手段,所以他所被的根机就是三根普被了,尤其是对末法的散动的众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个净业三福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法界文化,他是超越时空的,所以站在今天这个时代来看,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我们常常讲有种普世文化,那么净业三福不仅是普世间的文化,可以说是普法界的文化。既然十方三世诸佛都以这个作为净业正因,那么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都是把净业三福作为他的核心文明的。那么这个核心文明在我们这个地球,也有他的文化因子,具有普遍的一种价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

极乐世界绝不是化城

化城是《法华经》里讲,为了引诱那些根机暗钝的众生,...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

病中有没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师患重病的故事)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西归直指》中有一个精妙深远的...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亲人临终不愿往生,该如何劝导

问: 我的亲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并没有求...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

释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愿心

今天我们讲第二讲,翻到第一编净土宗的成立。我们主要...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

【佛教词典】不共业

【不共业】 p0317 集论五卷五页云:云何不共业?若业、...

【佛教词典】尸迦

悉昙字 (ska)。悉昙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塞迦、娑迦...

学会世间上的两种快乐

问: 经常会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对别人好往往结果会...

大安法师:梦境的可信性高吗

问: 庄周梦蝶,是蝶入梦,抑或人梦蝶,梦境可信性高...

无始劫造了这么多的罪业怎么办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 在《念佛法要》...

巨商静心复得伞

有一位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读诵须知: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

要远离这五种相,才是「无分别智」

丁二、广释 分六:戊一、释名无分别智;戊二、释成立相...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

家庭顺利吉祥之因

人们都渴望过着美好的生活,家庭中事事都如意,事事都...

星云大师《尊重生命》

世间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生命都应该获得吾人之尊...

往生的最低标准--第18愿

经文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是却...

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与自杀现象的

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确的规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杀,如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