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大安法师  2023/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疏文:

心、佛、众生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盖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诸佛心内众生,念众生心中诸佛也,故云一体。中流两岸者,娑婆喻此,极乐喻彼,始焉厌苦欣乐,既焉苦乐双亡,终焉亦不住于非苦非乐,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也。

《弥陀疏钞》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出自《华严经》,意谓诸佛与众生及真如妙心,此三者平等无差别,以诸佛与众生同一自性清净心。故《华严经》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以佛所证,即众生本觉真心。

又云:“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以众生之心,即佛所证觉体。生佛平等不二,乃大乘圆教之甚深法义,吾人当深切体味。

又迷此法有众生名,悟此法有诸佛名,此诸法中实有心名。然克实而论,迷悟本空,中边不立,诸佛、众生及心,皆假名安立。假名无实,全体即真,故三法相即,无有差别。

既然此一性无性之心性,乃众生与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佛,亦不偏属众生。若以心性属弥陀,则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若以心性属众生,则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以弥陀心内之众生,念众生心中之弥陀,如子忆母,慈母当即摄取不舍。正由生佛一体无二,故法尔感应道交,成办往生净业。

“中流两岸不居”意谓:娑婆秽土喻此岸,极乐净土喻彼岸,净业行人初始修行,从愿门入手,厌离娑婆苦,欣求安养乐,由此恳切欣厌心,执持名号,感通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彼安乐国。彼土乃超越苦乐对待之净境,苦乐双亡,是为极乐。于彼土见佛闻法,契无生法忍,最终亦不住于非苦非乐。

所谓苦乐二边不执著,亦苦亦乐及非苦非乐之中道亦不安立,自性本源,离一切相,如太虚空,一法不立,是为大涅槃常寂光之妙境。

又二边谓有与无,中道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不执著有无二边,亦不安立双遮双照有无之中道,本离四句,本绝百非,超情离见,绝待圆融,是为不可思议之大涅槃心。

诚如释尊最后究竟垂示:“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大般涅槃经》)信愿执持阿弥陀佛者,契证念佛三昧,全摄佛德为己德,亦安享大般涅槃之常乐我净,何幸如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

【推荐】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为什么迷悟的不同就会创造十法界呢?这个概念就值得我...

业力感召、自心显现

同样一杯水,六道众生以及佛菩萨所见到的是不同的。地...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第一念是哪里来的?如何让它不起

问: 当自己遇到人或事儿,刹那间就会一丝贪嗔闪过心头...

【推荐】达摩大师血脉论

达摩大师血脉论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

大悲咒的功德从哪里来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三卷过以后,整个《楞严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能够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叫多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弥...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菩萨知道贫穷之人就心怀多怨,所以首先要行财布施,把...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师答...

念佛的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

【佛教词典】人天胜妙善果

指六趣中人、天二趣之果报。与其他四恶趣相较而言,人...

【佛教词典】慧明

(一)乃智慧光明之意。又作慧灯明、慧灯。谓智慧能破除...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

慧命向导

有个家族中的一些成员,打算合组贸易商队越过沙漠到另...

内贼不把门打开,外贼是进不来的

在美国有两个法师,一个叫恒朝法师,一个叫恒实法师。...

三伏天要吃什么

三伏天可谓是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那在三伏天吃什么才...

福报的陷阱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里讲: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人在天地之间,藐乎小尔,何以与天地并称,谓之为三才...

修行要发这四种力量

我们明白了修行没有退路,应该怎么精进呢?发四种力量...

做人请牢记十个字

第一个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不要授人以把...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

如何把握我们的命运

一、什么是命运 有人说: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

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