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

绍云老和尚  2023/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须陀洹者“不入色声香味触,是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他又不是瞎子,红的他不晓得是红的吗?你讲话好听不好听?你骂他他听不到啊?他也听到,他吃了好东西,闻了香臭,他不是不知道,但是功夫用到纯熟的时候,他看到像没看到,听到也像没听到,吃到东西他也不分别好坏。

这个我们在座的人可能没哪个有这个本事。有人讲我们没这个本事,老和尚你佛法搞几十年,你可看到这个人呢?我看到!

虚老那时在,一百多岁了。山芋皮苦得不得了,要嚼的话,又苦又硬,我们嚼嚼把它放到边上,他把它拿到嘴里嚼着吃,我们说:“不能吃。”他说“怎么不能吃啊?”“苦。”“苦啊?我看吃了还好嘛,它比我还苦啊?”咦!他真嚼得有滋有味。

还有的人试验老和尚,问大寮师父:“你们恐怕开小灶了吧?老和尚伙食改善了?”烧菜的说:“是啊,这几天是帮老和尚加了菜。”这人就讲:“这回不加菜,你看他怎么样,看他吃不吃!”嘿!你就是搞再差的菜,他那天还吃那么多,早上还是两碗稀饭,中午还是一大碗干饭,晚上一碗面条或是稀饭。不管你搞的菜再好,他也吃这些,你搞的是再差的菜,他也吃这些。

所以讲我们之所以有生死在身上,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如果没有分别心的话,像《金刚经》上讲的:“何谓须陀洹?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到这一步。

《楞严经》上还有这么一段经文:“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尘根识心。应时销落。云何不成无上菩提?”“弃生灭”就是抛弃生灭心,也就是妄想心,那就是讲返归自性。生灭心都没有了,“守于真常”,何谓“真常”?一念不动,没有二念,没有妄想心,如如不动,这就叫真常。

不是你偶尔碰到一下,几分钟、十几分钟,舒服得不得了,哎呀我这下清净心碰到了,那不行!一个两个小时也不行,一天两天也不行,一个月两个月也不行。最少要几个月,没有妄想心,静到一定程度,“静极光通达”,静极生光。这样讲你们在座的可能没有看到,那个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他一天到晚你看他像呆子痴人一样,在那里一站,眼神翻不过来,实际上他在照顾他自己心里的念头,不起二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学法时,学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

赛月童子

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

【推荐】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

锄草斩蛇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

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

【原文】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你有自我概念后,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后,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为...

杀蛇人的悲剧

印光大师在《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一文...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

人家说我的坏话要怎么办

人家说我的坏话,为保护自己而到处去澄清、辩解,甚而...

【佛教词典】开三显一

(术语)天台宗明三乘教为一乘教之方便,以显绝待之一...

【佛教词典】鹦鹉闻法

(传说)须达长者有二鹦鹉,阿难为说四谛之法。闻而信...

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为何却堕落在恶道

虽然现代有许多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但不一定就会获...

大安法师:吃素的循序渐进

印祖对于不能吃全素的念佛行人也很慈悲。也确实有很多...

印光大师:祭祖用素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为...

禅堂里的香板是怎么来的

香板,指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大的法宝。 香...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

十方众生都到极乐世界去,能容纳得了吗

问: 十方那么多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容纳得了吗...

佛陀背痛的因缘

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超荐亡人如法吗

问: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给别人超荐亡人,如法吗...

不杀生的内涵

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