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为规范

大安法师  2023/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为规范

人天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得人身、感天福的一些行为规范。

首先从孝养父母来看,作为一个人的道德人格的基础,要有孝道,孝道也表明一个人知恩报德的基本的道德心理。为什么要行孝道?因为在这个世间上,对你最有恩德的是父母,父母是世间福田之最。孝养父母最基本的条件,要赡养父母,保持父母的物质、衣食不愁。

这个“养”还包括让父母生欢喜心,顺着父母的心。早、晚都要去问寒问暖,父母没有说之前,就得要满足父母的心理上的需求。进一步,还能够光宗耀祖,成就一番世间的事业。那最高的孝顺是要孝顺父母的佛性,顺父母的佛性,养父母的法身慧命。只有佛教才赋予了孝的更高的内涵,就是要令父母出离三界的轮回,让父母能圆成佛道。这就是莲池大师说的,“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双亲得以离开三界的尘埃,作为子女的孝道才算真正成就了。

所以佛教作为印度出现的一种宗教,它能来到中国,能够生根、开花、结果,被震旦国人所接受,这跟佛教重视孝道,跟儒家的“百善孝为先”这个理念能够接通,有很大的关系。孝永远是一个法界的真理,做人的起码的道德规范,违悖孝道就是恶法。

奉事师长。这个“师长”有世间的师长,就是教我们知识技能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这些老师们,还有出世间教我们佛法的师长,称为善知识或者和尚阿阇黎。对这些师长都得要有恭敬心,奉事;要有弟子之相;要代师之劳,像大地一样的心,要有仆人那样的心;要舍我慢,一切都要请示师长才去做。对师长,不要去说他的过失。经典当中讲,说一个和尚阿阇黎的过失,要堕到地狱里面的。尊师重道,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法界的真理。

第三是慈心不杀。要有仁慈之心,不杀害任何的生命。一切众生都是贪生怕死的,把生命看得至高无上,要有恕道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在戒律当中是把不杀生戒是放在首位的。众生内心就有这种残忍性,倚强凌弱,掠夺其他生命为己所用的劣根性。

为什么自古以来会有这么多的战争?人际之间会有这么多的摩擦?这些都是来自于相生相杀的杀业所招感的。世界的和平是建立在有仁慈之心,不杀生的基础上。佛弟子为表达仁慈之心,不仅不去杀生,甚至要坚持吃素,间接的杀生都不可以。

再就是修十善业。十善业称为是总持如大地,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善法都由十善业所生长。转轮圣王御世,以十善业道治理国家。十善业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身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三:不贪、不瞋、不痴。这是从止善的意义上,不要去做这些恶行。

进一步,十善业道从积极行善的角度来看,不仅不杀生,而且去放生;不仅不偷盗,而且去布施;不仅不邪淫,而且修清净梵行;不说妄语,是说诚实语、质直语、和诤语、柔软语;意念当中要有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

《无量寿经》谈到,居家以十善业道规范身口意三业,能够去随分随力地念佛,乃至一昼夜的执持名号,阿弥陀佛都会接引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从点滴处注意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学会爱惜五谷粮食,浪费粮食是暴殄天物,是...

供僧后又受八关斋戒,得到这样的现报

我讲一个故事听听。这个人,他是一个很贫苦的人,夫妇...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曾写过一副对联,祸福观念非...

贫人变富豪

过去在罗阅只国,有一位婆罗门非常贫穷,即使努力工作...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一把石头换来每一生的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

寺院与钱财

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出家人和寺院来说...

【推荐】所积之福已被自己折损

大家学佛的同时,都在做积累功德的事,为自己多修福报...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极乐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为何却感觉不到

问: 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可弟子却感...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四弘誓愿该如何理解

问: 什么是自性?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

【佛教词典】六种无倒摄受有情

【六种无倒摄受有情】 p0310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六页云:...

【佛教词典】二不定戒罪体

亦名:不定戒罪体 子题:二不定戒罪体但取生疑、不应尔...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

念佛如同醒梦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念这个咒可以给菜地除虫

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

感应道交有四种差别

感应道交跟我们众生的修学机感的情况,智者大师分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