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大安法师  2023/05/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蕅益大师是一个发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后径山参禅就开悟,以后他给自己写的自传就是“八不道人”。古代有禅、有儒、有教、有律,“道人既蹴然不敢”,就是指自己——我不敢跟古代的这些儒、禅、教、律相提并论,我赶不上;但是今日社会也有禅、有儒、有教、有律,道人却“艴然不屑”,根本就变样了,所以对古代的攀不上,对现代的全都异化,所以他干脆就称自己叫“八不道人”。

他是在五十岁那一年,有一天跟他的弟子成时有一个对话。他对成时说,我昔年念念思复比丘戒法,迩年念念求生净土。就是我原来念念都想在这个世间把佛陀时代的比丘戒法给他传承,发扬光大。那这个比丘戒法就是,戒律当中讲只要有五比丘如法共住,就预示着佛的正法还在这个世间。蕅益大师一生就是汲汲于五比丘如法共住,最后发现不可得,做不到。所以他才念念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他原来做大朗优婆塞——做居士的时候就发了大菩提愿的,也发了四十八大愿的。他是以这个菩提愿作为根本来出家的,出家之后他就首先在宗门下用工夫,径山坐禅,大彻大悟。所以为什么称他为“名字位中真佛眼”?就是他是开悟的人。所以为什么看蕅益大师的书尽可放心,他是开佛知见的,他对于以前的佛教的,他会有一个总结;对现在的,他是有一个梳理,所以他所谈的,对未来就有指导意义。蕅益大师确实对于近代的佛教建立了一个修行上的一个坐标,开佛知见。

开佛知见,他就彻见近世禅者之病。宋明以来禅宗是主流,但是他见到这些参禅的病在什么地方?在绝无正知见,这些禅和子都没有正知见,不是在多知见。弊病还在不尊重波罗提木叉,非在著戒相也。宗门下常常对持戒不是太重视,认为你太汲汲的那些行为是著相,实际上病是在不尊重戒律,不是在住戒相。所以蕅益大师,虽然禅宗开悟了,他以后就把“禅”一字抹倒,专门弘扬教法,所以他对天台教、对戒律非常用心。

所以他有三次的阅藏,阅藏之后就写了一部《重治毗尼事义集要》。然后用天台教来梳理一代时教,《弥陀要解》他都有很强的天台教的理论框架。所以他在弘扬戒律的过程当中,也就想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为什么五比丘能够如法共住就意味着正法在世呢?因为五比丘是除了僧残罪不能做之外,其它的所有的法事活动都能做。但是,五比丘真正有戒体,有戒行,而且还能够六和敬的原则水乳交融,能够住在一起,那是太难了。

蕅益大师弘扬戒律的过程,一次、两次、三次,最终都不成功。第一是学戒律的人很少;第二是学了之后能够去认真地落实行为的,又少;好不容易有一两个、两三个愿意学戒律,很愿意去做的,又短命去世了。

五比丘如法共住,不可得。所以他才想赶紧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乘本愿轮,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再来娑婆世界大兴佛事。所以,以后他的一切著述、演讲,只是为有缘的众生结个法缘,下圆顿之种,就不像原来他做大朗优婆塞的时候发的大愿,要让法界众生一时成佛,直下相应,天下太平无事,这样的愿,他放下了。时代是末法,根机上不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三车和尚-窥基大师

一天小厮忽报说玄奘法师登门化缘,尉迟宗将军忙迎进玄...

彻悟祖师一生的行业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

智者大师的生平与临终往生事迹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陈,河南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本焕老和尚的百岁感言

丙戌年末,老衲百岁。领导看望,弟子凑泊。同门合掌,...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梦参老和尚谈亲近的四位高僧

我走的地点多,有的人曾经跟我说:能像弘一法师、慈舟...

虚云老和尚的勤奋和严谨

虚云老和尚的一生,可以说非常勤奋、非常节俭、非常慈...

印光大师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学习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门之一。近...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净土法门要常作得生想

作得生想是很好的念想,我一定能往生,我决定能往生。...

【佛教词典】大随求菩萨

大随求,梵名 Mahā-pratisārah,音译作摩诃钵罗底萨...

【佛教词典】烦恼杂染对治差别

【烦恼杂染对治差别】 p1195 瑜伽五十八卷十四页云:云...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诵戒仪轨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明一法师:浅谈忏悔业障

一、忏悔的意义: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最初...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

【推荐】圣严法师《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宋释僧俊,俗姓王氏,京师人。出家后,不守戒律,未曾...

诵持普门品的感应--保住了清净道场

台中市南普陀寺,开山方丈国强法师,七十四年应祖国师...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佛者觉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有...

邪的一定要远离,现在假冒的越来越多

问: 请问,有的寺院的法师要求居士只到他的寺院,只亲...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

【推荐】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我等现今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复幸得闻如是微妙净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