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经》与《文殊》《般若经》的会通

大安法师  2020/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经》与《文殊》《般若经》的会通

等者,略举余经。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所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是《般若》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里举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个经里面谈到“一行三昧”,就是说一真法界是平等一相的,如果能够系缘这个平等一相的法界,专称名号,系心一佛,念念相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这就称为“一行三昧”。

文殊菩萨代表大乘的智慧,以文殊的根本智来专修一行三昧,又叫“一相三昧”,这就是跟念佛法门的相通之处了。

《大品》,就是《大品般若经》,这部经的内容有六百卷之多。《大品般若经》讲:若人以散乱心来念佛,这样的福德都无有穷尽。

《大品般若经》中讲到,有很多种三昧,其中“念佛三昧”是福德最大的,能够快速灭种种的罪业。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的注解也常常谈这些:有的三昧能够灭破戒的罪,有的三昧能够灭谤法的罪,或者五逆的罪;但是种种三昧都很难灭诽谤大般若的罪过,唯有念佛三昧才能够忏除诽谤大般若的罪过。说明念佛三昧的功德甚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破除心外无净土的邪知见

【原文】 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

有这一念的信心成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

我们正式来说明信愿行三种资粮修行的内容。今初,首先...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重要性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就是临终接引。临...

【佛学漫画】明心见性为什么还要精进念佛

迈春法师的往生故事...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

正解「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千万不要在家里杀生

非要吃肉,不要在家里杀,买现成的。你在家里,总希望...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此二句,名庄严主功德成就。...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在信心上要怎么下功夫

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不仅一般的凡夫难信,就是二...

【佛教词典】鹦鹉塔

(杂名)戒庵漫笔曰:韦南康镇蜀时,有一鹦鹉甚慧。驯...

【佛教词典】莫诃衍碛

为“大漠”的梵汉并举之称。即戈壁大沙漠,旧称沙河。...

【推荐】阿弥陀佛接引临终人事迹三则

阿弥陀佛怜念悲悯我等罪业众生,如慈母对待独生子女一...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

警惕「六根」的坏习惯

人在世间,总有很多给人评论的地方,尤其关于习惯方面...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

莲宗教起所因十重法义

序文 如上别中十义,复以前九为通,后一为别,兼前总义...

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

微笑地面对生活

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

天下第一菜:大白菜

慈禧晚年时,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且口干舌燥、咳...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