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2012/09/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其他经典,念佛菩萨名号后出现了一些逆缘,或者不如意的事情。于是对于佛经中讲的修行的种种殊胜利益起了疑心,甚至退却。又有人在行行了一些善事后好像没有的到好的结果,于是认为行善并无什么益处。等等情况。那么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说的。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讲到: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

又云: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佛法是因果法,我们的一切境遇,物质环境,都是因果所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增加一点,减少一点。甚至佛也不能。这就是:不失不坏,相应不差。我们如果遇到种种不顺心的事情,种种灾祸,种种不如意的事情。那么首先要明确责任在谁呢?责任在我们自己。跟他人没有任何关系。跟佛菩萨更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佛经中讲的修行的种种益处就没有了么?这里也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修行的种种利益是谁给你的?不是佛菩萨!记住这一点。不是佛菩萨听了你念他们的名号,或者念了他们的经典就会护着你。不是的。如果是的话岂不成了黑社会?

比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讲的: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又说: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

这里的利益是怎么来得呢?是你修十善得来的。是你行慈悲得来的。是你帮助别人得来的。佛菩萨告诉你的是一种方法,甚至是一种窍门,帮助你更好的改善自己。念佛菩萨名号,就是在修善,念头善,语言善,行为善。当然这里还有佛菩萨的不同愿力。然而一切都是你自己的行动才能得到。

有些同修就疑惑在这里。说我佛也念了,经也读了。但是为什么还有这样那样的逆缘呢?还是那个原因。佛法是因果法。我们现在的境遇是以前的因变成了果,我们现在的修行就是在种因,在培土,在浇水。我们所希望的利益就是结果。但是由因致果不是马上就能得到的。就如种树一样。这个过程根据佛法方便的不同,有不同的说法。比如上面说的:念地藏菩萨名号千遍,达到千日。就会得到,鬼神护法的利益。这个讲的就比较具体。也是地藏菩萨愿力的体现。这个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十善做的好,可能一念马上就有鬼神护法,有的则可能需要千日,大约三年的时间。有的不认真,也不按照《地藏菩萨本愿经》里说的去做,那么什么时间能得到果报就更不一定了。

佛在经中讲的很明白。我们的业是随着我们的心改变,聚集的。如果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首先要知道责任在自己。是自己从前种了这样的因,现在才有这样的果。不能因此而退修善业,否则现在没有努力种植福田,将来的苦楚会更多。

其实我们在念诵经典,佛菩萨名号后,都是有利益的。这也是因果法,不失不坏的。一般遇到逆缘都是会因此而消除重大的恶业。就是所谓的重业轻受。希望我们能听从世尊的教诲:“无得止住懈怠放逸”才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观音菩萨是男身还是女身

《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

印光大师论至诚恭敬

一、敬惜佛经善书 1.尊敬佛经善书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

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

【推荐】大亏变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会,婚姻的变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为自己...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要做正信佛弟子,必须先受三皈依仪式

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

大学生学佛,总被别人看成另类

问: 我们大学生学佛,总会被别人看成另类,法师您对...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心律法师:禅茶与养生

佛教养生与饮茶有很深的渊源。禅茶的兴起和佛教弟子的...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

心累之人

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

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每次梦醒,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醒来的时候,都会听到远...

【佛教词典】般若头

(职位)禅林司般若经者。...

【佛教词典】爱染

由于对各种事物之贪爱而引起执着染污之心,称为爱染。...

觉悟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

星云大师《尊重生命》

世间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生命都应该获得吾人之尊...

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

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对水泡很执着,结果失去了整个大海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人赞叹

因为个人的时节因缘,零星地参加过几次佛教组织的慈善...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是却...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灯是佛教中的六种供养具之一。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

临终能够记住这句话就有救了

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

在寺院吃饭为何不能讲话

当你第一次在寺院随出家人吃斋饭时,定感到新鲜:出家...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