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30愿)智辩无有限量

大安法师  2024/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30愿)智辩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智慧辩才无有限量。若此愿不能兑现,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诸佛刹土,见诸佛座下的声闻菩萨大众虽然也有一定的智慧辩才,尚有限量,或不能应对维摩诘大士的诘难,或与外道辩论,堕在负处等。是故发愿,要令我刹土的菩萨悉具无边智慧与无碍辩才。为诸众生通达法藏,弘宣正法,普度群萌。

此智慧即是般若,般若即是诸法空性,通达真如法性。菩萨以无所得为方便,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无知,又无所不知;般若无为,又无所不为。般若非空非有,离四句,绝百非,毕竟空无所有,空空亦空,一空到底。般若圆顿高妙,般若波罗蜜乃出生一切世出世间善法之母。

摩诃般若波罗蜜,体达诸法空性,超越对待,于绝待圆融中,显现般若。阿弥陀佛启发国中菩萨智慧——因自性无量故,智慧亦无量。因智慧无量故,辩才亦无边。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能生起七种辩才。

一者捷疾辩。应对敏捷,有问必答,无有障碍。

二者利辩。语言表达的法义深刻。

三者不尽辩。称性演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

四者不可断辩。般若广谈实相真谛,无诸戏论,没有人能够问难阻抑。如胁尊者立论,令马鸣默然无对,堕在负处,依约作弟子。维摩诘居士以默然无言,乃真入不二法门。

五者随应辩。得般若波罗蜜的菩萨人法二空,断法爱故,随诸众生的根机说法。

六者义辩。菩萨所说的悉为趣向大涅槃利益之事,不说无益无利戏论之言。

七者世间最上辩。称性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大乘摩诃衍。诸佛本怀,唯说一乘法,莲宗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即是彰显一乘法的精髓。

般若能够摄菩萨的七种辩,然以胜义谛而论,无有说者、听者。因说者听者自性本空,不可得故。于毕竟空无所得中,离开一切心意识,显发无作妙用,智慧辩才无有限量。

可见,智慧辩才,我等众生本自具足,不由外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力,亦是令国中菩萨悟证妙明心性,使本具之智慧辩才现前,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阿弥陀佛对国中菩萨菩提慧业之加持,妙德难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

思惟十二光如来的功德

阿弥陀佛这十二光如来的这种功德我们要常常思惟。当我...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

求生华藏不容易,阴境现前反见娘

有两个发愿求生华藏世界的同修,有一天,其中一个得病...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

如何避免起贪心见佛而著魔

问: 弟子学佛时间不长,业重福轻,障深慧浅,生怕起贪...

念佛有什么规矩仪式和禁忌吗

天下事有定理,无定事,当以理定事,以事论理,俾合乎...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怕死之心与阿弥陀佛大愿相悖

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

诵经时需要思维内容吗

问: 弟子每天在家作早课,其中一个项目就是背诵经文《...

【推荐】欲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较愚痴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

【佛教词典】遮

悉昙字 (?ca)。四十二字门之一。离变迁、不动之义。...

【佛教词典】应奉请

【应奉请】 p1399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应奉请者:约尽...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佛学漫画】药王孙思邈

他被尊为药王,把慈悲心发挥到了极致...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

释迦牟尼涅槃说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

明学长老: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众和在家众,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在修行开悟这一点...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

应如何称呼出家人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一代高僧一诚长老印象记

一办心香冲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祈祷和平干戈息,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