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印光大师  2016/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故华严入法界品,善财蒙普贤加被开示,已证等觉,普贤乃令发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复以此普劝华藏海众。而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恶,将堕阿鼻地狱之人,蒙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但数声,即便命终,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观此,则上自等觉菩萨,不能出于其外,下至逆恶罪人,亦可入于其中。其功德利益,出于一代时教之上。以一代时教,皆仗自力,以出生死。净土法门,未断惑者,仗佛慈力,即可带业往生,已断惑者,仗佛慈力,遂得速登上地。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可以常途教道,相为并论也。以故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悉皆显阐赞导,普劝往生。

迨至大教东来,远公大师,遂以此为宗。初与同学慧永,欲往罗浮,以为道安法师所留。永公遂先独往,至浔阳,刺史陶范,景仰道风,乃创西林寺以居之,是为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岁也。至太元九年甲申,远公始来庐山,初居西林,以学侣浸众,西林隘莫能容,刺史桓伊,乃为创寺于山东,遂号为东林。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远公乃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莲社念佛,求生西方。命刘遗民作文勒石,以明所誓。而慧永法师,亦预其社。永公居西林,于峰顶别立茅室,时往禅思,至其室者,辄闻异香,因号香谷,则其人可思而知也。当远公初结社时,即有一百二十三人,悉属法门龙象,儒宗山斗,由远公道风遐播,故皆群趋而至。若终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内,其入莲社而修净业,蒙接引而得往生者,则多难胜数也。

自后若昙鸾,智者,道绰,善导,清凉,永明,莫不以此自行化他。昙鸾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智者作十疑论,极陈得失,著观经疏,深明谛观。道绰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善导疏净土三经,力劝专修。清凉疏行愿品,发挥究竟成佛之道。永明说四料简,直指即生了脱之法。

自昔诸宗高人,无不归心净土,唯禅宗诸师,专务密修,殊少明阐。自永明倡导后,悉皆显垂言教,切劝修持矣。故死心新禅师劝修净土文云,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又云,参禅人最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佛,不生净土,老僧当堕拔舌地狱。真歇了禅师净土说云,洞下一宗,皆务密修,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机。又云,宗门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于净业者,得非净业见佛,尤简易于宗门乎。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证入。长芦赜禅师,结莲华胜会,普劝道俗,念佛往生,感普贤普慧二菩萨,梦中求入胜会,遂以二菩萨为会首。足见此法,契理契机,诸圣冥赞也。当宋太真二宗之世,省常法师,住持浙之昭庆,慕庐山远公之道,结净行社。

而王文正公旦,首先归依,为之倡导,凡宰辅伯牧,学士大夫,称弟子而入社者,有百二十余人,其沙门有数千,而士庶则不胜计焉。后有潞公文彦博者,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入将相五十余年,官至太师,封潞国公。平生笃信佛法,晚年向道益力,专念阿弥陀佛,晨夕行坐,未尝少懈。与净严法师,于京师结十万人求生净土会,一时士大夫多从其化。有颂之者曰,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自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寿至九十二,念佛而逝。元明之际,则有中峰,天如,楚石,妙叶。或为诗歌,或为论辩,无不极阐此契理契机,彻上彻下之法。而莲池,幽溪,蕅益,尤为切挚诚恳者。清则梵天思齐,红螺彻悟,亦复力宏此道。其梵天劝发菩提心文,红螺示众法语,皆可以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学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谁不俯谢娑婆,高登极乐,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会之良朋乎。

自后国运日衰,不暇提倡,法运亦随之而衰,至咸同时,兵灾四起,哲人日稀,庸流日多。儒者唯奉韩欧程朱辟佛之说,以为至理名言,而不知佛法包括群圣之薪传,发明当人之心性,其妙义微言,功德利益,有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者。以故悉以毁灭佛法为志事,不肯读诵受持,保护流通,致令佛法,一败涂地。譬如小儿,见摩尼珠,不但不加保重,尚欲毁而弃之。至光绪末,废除举业,大开游学之端,凡天姿高者,悉以博览为事,所有各种学理,皆不足以餍饫其心。唯佛学幽深宏博,无妙不备,真俗互资,空有圆融,从兹群相研究,而修习焉。礼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今既知其旨,知其善矣,岂肯将此无上心法,让古人独得,而自己与一切同人,皆不得乎。是故研究会,居士林,念佛社,素餐会,各处建设。其戒杀护生,吃素念佛者,日见其多。譬如穷子,自迷家乡,一旦得人指示,当即直求归路,断不肯仍旧循乞,孤露他方也。

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三十六万亿同号阿弥陀佛,这样念佛是否功德大

问: 我在龙舒增广净土文看到可以这样念佛功德大:南...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修行唯乐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

【佛教词典】二无心定由三缘生

【二无心定由三缘生】 p0043   俱舍论七卷六页云:灭...

【佛教词典】除盖障菩萨印明

(真言)义释十曰:作虚心合掌,屈小指无名指,入于掌...

革除习气

僧团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由于摄受的对象普遍,难...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前面我们讲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

长眉罗汉施神通度吝啬妇人

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罗汉眉毛很长,被称为长眉罗汉...

寄望的东西错误,所以才会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减...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这桩事情同时是显示极乐世界这样的一种微妙无碍的功德...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

星云大师:增加营养

身体不好,要增加营养;体力不足,要增加营养。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