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三昧最为第一

大安法师  2024/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三昧最为第一

【原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根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文钞》

【撰者】

慧远大师(334~416),东晋时代人,出生于山西雁门,从小资质聪颖,精通儒学,旁通老庄。21岁,随从道安大师出家,禅观戒律,无不通达,后肇建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专修念佛三昧,莲社123人,悉有往生瑞相,慧远大师遂尔被推尊为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

【译文】

又诸三昧的名称甚多,在诸三昧中,以功德高、进展易的标准来衡量,当推念佛三昧最为第一。为什么这样说呢?穷尽玄妙,扺达寂灭的境界,即可推尊为如来。如来性体、任运神妙,随缘妙应,无有定规。是故能令契入念佛三昧的行人,浑然泯灭种种知见。以无分别心涉缘应事,如同明镜照物。

心镜明亮,内照明晰,便能映现森罗万象的境相。不是耳根与眼根所能及,而见闻功用行无障碍。于此念佛三昧中,能睹见渊深、凝寂、虚灵之镜(心)体,而契悟灵性本根湛明一体,清净透明,法尔自然。审察聆听内在的玄音,扣诚发响,能令尘劳系累消除,滞塞的情执融化开朗。

若不是天下至妙的念佛三昧,还有什么方法能达到这个玄境呢?

【按】

远公大师所诠显的念佛三昧,有其独特的修学背景,以禅观入手,兼仰佛力,栖神安养。如是便避免了渺茫无主,蹈虚履空的窠臼。远公于念佛三昧中,三睹阿弥陀佛身相光明。鸠摩罗什大师赞誉远公大师为东方护法菩萨,良有以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助念人员怎么掌握开示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开...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净土宗善知识的标准

净业善知识首先要知见正确,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对...

星云大师《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信徒: 我很荣幸能在台湾宣扬佛教多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人者,忍也

人者,忍也。这个忍字,心字上面一把刀,从忍从心。心...

睡眠为什么是地狱五条根之一呢

问: 地狱五条根,睡属于五根之一。学人不解。 大安法...

佛陀的感应之道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

【佛教词典】五浊增时

五浊逐渐增长的时期。在住劫中人寿由二万岁的时候开始...

【佛教词典】五法事理唯识

(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

【佛学漫画】持安忍

持安忍...

歇即是菩提

用功很简单,高旻寺是一个禅宗道场,禅宗道场是讲用功...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圣严法师是台湾法鼓山创办人,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

生活禅与禅生活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

大安法师:临终昏迷是否能往生

问: 临终不论什么情况,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吗? 大安...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

学佛之本,立愿为先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

讲品行保气节的范景文

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致的,那就...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

星云大师《习气与习惯》

每个人都有习气,每个人也都有习惯。习气多数是不好不...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