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大安法师  2011/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大安法师答: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过很大,会下三恶道。其实,受菩萨戒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结上了缘。能够跟成佛结上缘分,比不受戒而没有缘分来得强。

宁可受菩萨戒,犯了重戒下地狱,也比你不受菩萨戒好。为什么呢?因为结上了缘分,所以下地狱出来后还可以成佛。永远不受菩萨戒的就没有这个缘分,无量劫还要轮转,也还是要下地狱。

东林寺传的是《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戒。受了菩萨戒,前面的十重戒要注意,不要去犯。其他的四十八条轻垢戒是可以忏悔的,犯了后忏悔能够忏除。更何况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有菩萨戒的戒体,有这个戒体,就有佛力的加持。如果不受这个戒,当对境生起的时候没有戒律的护持,就一定会犯。如果你有戒体的话,遇到对境,无作戒体马上产生作用,你就不会去犯。所以还是要勇敢地来受菩萨戒。受戒对自己有好处。

原来很多居士都不敢受菩萨戒,通过我们讲这些道理,慢慢地也觉得受菩萨戒好。我们2004年授菩萨戒只有四、五十个人,都不敢受。甚至很多居士都有很多误解,说受了菩萨戒,夫妻的床都得要锯断才可以,没有这个说法。你受菩萨戒只要不邪淫就可以,没有要求你不淫,不淫是针对出家人。《梵网经》菩萨戒分出家和在家,对于出家人受菩萨戒要求是不淫,对于居士要求是不邪淫。

永明延寿大师说,你想上辈往生,一定要受菩萨戒、发菩提心。 佛经里有个比喻,你受了菩萨戒,你的这个碗就是一个金碗了,这个金碗就是砸碎了,碎片还是金子的。不受菩萨戒,受其他戒,你的这个碗是泥巴碗,就算是一只完整的碗,但还是泥巴的。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受菩萨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问: 东林寺是净土祖庭,很想了解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

如何做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问: 要想成为自己人生的大赢家,该怎么做?现在的生...

大安法师:如何克服贡高我慢之心

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

不为美食所欺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

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

受菩萨戒后,吃蛋犯什么罪

问: 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

离开尘欲,求生极乐

修行就是要离开尘欲,要发菩提心。觉明妙行菩萨进一步...

居士遇到假和尚应该怎么办

问: 遇到假和尚化缘怎么办?一个出家师父开示,说碰...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佛教词典】心自在

【心自在】 p0350 世亲释九卷十四页云:心自在者:谓生...

【佛教词典】尼得僧寺作本法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问:‘尼得僧寺作本法不?’答...

华开花落水流无声|纪念妙湛老法师往生一周年

恩师上妙下湛老和尚,生于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叶...

工作认真但得不到领导认可该怎么办

问: 我在单位里上班,业绩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别人...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

当你摆平自己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没有所谓的不平

什么叫无量层次关系呢?比如说,这是一个zero,这是三...

空与有

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缘起论...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

慧律法师《僧伽的临终和善后》

病危 同参道友应悉心照料,如法供应饮食、汤药。病室...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

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

净土法门不需要标新立异

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苦的本质,所以出离心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