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  2012/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这是《心经》的两句经文。“色”就是身体与森罗万象的色法,是现象界的种种事相。“空”是指诸法的体性。第一句“色不异空”,是从缘起来看,缘起的种种色法是从性空衍生出来的,没有性空就不会有缘起。所以从现象上来说,色法和空性是没有差异的,就叫“不异”。第二句“色即是空”,是从事相上的不异到更进一步地从它的体性上来看,实际上是不二的。既然是缘生法,就是种种因缘凑合的色法,它不是原来就有的,所以它自性本空。“色即是空”不是灭色为空,色法当体即空。“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色、受、想、行、识的空性,就是以真空融妄有,以真融妄,就能够“度一切苦厄”,度脱分段与变易二种生死苦厄。这是般若系经典里面非常精辟的阐释。我们学佛人能够真正领解色不异空、色即是空,能够依教奉行,将活得快乐、潇洒。为什么呢?因为知道了色的空性,就不会对现象界的五欲六尘贪恋执著,一切如梦幻泡影,都是空的。正是由于认为色的真实存在,才会有一种贪恋执著,得到了欣喜若狂,得不到就沮丧万分,所以就会迷惑颠倒。

对色与空的本质,众生靠自己的福德智慧是不能把握的,绝大多数人都迷惑在现象界的色法上,竞争忙碌,一生“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吾人能观照诸法空性,就是具备世出世间的般若智慧。所以《金刚经》讲,能够了解这个诸法的空相、无四相、毕竟空、无所有这些道理,对十八种空性,有法空、无法空、有法与无法俱空、空空亦空等等,听了之后不惊不怖不畏,这种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在净土法门,真空与妙有也融摄在这句名号里面。阿弥陀佛名号有两个核心功德:一是无量寿,一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空性,无量光就是妙有。光明是从空性之体自然显现的,经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何谓清净?无有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乃至习气全无,就清净了。清净到极点,就契入到无量寿的心体,自然就能够放光,就有无量光。无量寿和无量光是不异的,无量寿即是无量光,无量光即是无量寿,只有光中有寿,寿中有光,才是阿弥陀佛。如果光明没有无量寿的湛寂,就会躁掉;如果无量寿的寂定没有光明的妙用,就会流于顽定、枯定。一定要空寂之中具妙有,寿中有光,才是佛教的中道、第一义谛,即谓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比如说,西方极乐世界全体依正庄严,这些色法,当体即是真如、涅槃,这是“色即是空”;阿弥陀佛契证到诸法的空性,由他的大悲愿力显现了西方世界无尽的庄严,这就是“空即是色”。这样,“色”与“空”就有深刻的辩证关系。我们这样去理解,就能把般若的空性和净土的妙有圆融起来,越空越有,越有越空,空有不二,光寿一如,就是佛法的中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梦参老和尚:关于嫉妒瞋恚与发财的问答

问:如何消灭嫉妒瞋恚? 答:最好就是行慈悲法。慈悲...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

莲池大师答净土四十八问

问: 世人闻念佛念心,心净土净之语,因胶执内心,拂...

念东林佛号起妄念昏沉如何对治

问: 在念东林佛号时由于每两句佛号之间的停顿时间较...

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问: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念佛时完全放松,思想就散...

大安法师:八万四千法门只须净土一法就可以吗

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

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苦恼衰病

复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

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

问: 念佛号和诵经前是否上香?如果时间紧先不上香,...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

受菩萨戒的居士,能为儿女求婚姻吗

问: 弟子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想为儿女求婚姻,这...

这世上还有人能吃得消这钵饭吗

二位令亲在堂,宜以净土法门,感应事迹,常时解说,令...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问: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大安法师答: 我们...

【佛教词典】无上福田世应奉施

【无上福田世应奉施】 p1090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无上...

【佛教词典】真际

(术语)真言之边际,即至极之义,空平等之真性也。仁...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

不能忍,烦恼就会更多

我们都知道,「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如果我...

最高尚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之后就将王位...

不明经意是否能诵经

问: 请问,我想每天诵念一部经:《普贤行愿品》或《...

福德薄厚,入胎时显现的境象不同

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

莲池大师劝素文七不杀

世间人把杀生吃肉的行为,都看作是理所当然。于是放心...

本焕老法师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座上的几位大居士要我来给...

圣严法师:大人应该怎么帮助小孩

问: 原本我们以为小孩子是天真、无忧无虑的,但其实...

烦恼和生气有意义吗

大士阁有一副含义非常深远的楹联:上联是 若能转念无须...

诫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

菩萨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 由戒波罗蜜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