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  2021/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问: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求生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答:佛在《无量寿经》中确实在介绍与会来宾的时候列举了三位最著名的大菩萨,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

为什么把普贤菩萨列在上首位?《普贤行愿品》里面讲到,普贤的行愿是一切菩萨的行愿,普贤是一切如来的长子,这是在《行愿品》里面圣言量明文告诉我们的,就等于说一切菩萨修的行,发的愿都要跟普贤菩萨步调一致。所有的菩萨行普贤行的时候,如果在登地以前,叫做“位前普贤”;登地以后,正在行普贤愿的时候,到成佛之前,叫做“位中普贤”;成佛了以后,回过来不舍众生度化众生,叫做“位后普贤”。

那么普贤菩萨在《华严经》中带领华藏海众,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在《行愿品》中说:我今回向诸善根,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可以说所有的菩萨行都离不开普贤行愿十大愿王。

位居其次的妙德菩萨大家就更熟悉了,妙德菩萨就是文殊菩萨,又叫做妙德、妙首、妙吉祥。妙首代表信心,一切万行必须以信为万德之首;妙吉祥代表他的行门;妙德表的智慧,了了见佛性。文殊菩萨既是诸佛之母,又是诸佛之师,还是诸佛法王子,普贤、文殊跟释迦牟尼佛统称华严三圣。

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现前的时候,问末法时期众生应该修什么法门?文殊菩萨告诉他,末法时期应该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给他亲传这个法门,这是文殊菩萨。

再来看慈氏菩萨,慈氏菩萨也就是弥勒菩萨,翻译叫做无能胜。什么叫做无能胜呢?就是过去他修慈心三昧,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他的慈悲。《无量寿经》把慈氏菩萨列在普贤、文殊菩萨之后,就说明把无量寿法会的内容全部嘱托给弥勒菩萨,让他在龙华会上继续流通,摄众生归于净土。

这里列出来这三位大士,大行大智大慈,具足了这样的功德行者,才是直入净土之机啊。上首菩萨已经到了等觉之位,候补之位了,为什么还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三位大菩萨后面还加了一句“此贤劫中一切菩萨”,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这句话囊括了多少菩萨?

我们现在处于贤劫,过去劫叫做庄严劫,未来劫叫做星宿劫,每一劫里边都有一千尊佛出世,我们贤劫里边第一尊佛叫做拘留孙佛,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的第四尊佛,弥勒佛是贤劫的第五尊佛,贤劫里边还有九百九十五尊佛,从拘留孙佛到释迦佛包括弥勒佛到最后的韦陀菩萨成佛楼至佛,他们成佛的国土里边,随他们的教法所度化的所有的菩萨,都称之为“贤劫中一切菩萨”,大家想有多少菩萨众来听闻无量寿法会。

为什么这样身位的菩萨还有必要求生极乐净土呢?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边就点过,为什么?因为不离见佛,时时刻刻能见佛;不离闻法,在在处处能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亲近供养众僧就等于说佛也是大罗汉,僧里面的僧王嘛。这样的话,才能速疾圆满菩提,为了快速成佛,还得借弥陀之力。只有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保持辅佐他的菩提心不退,否则菩提心念念都能退。

所以大菩萨们还要到极乐世界去圆成佛道,保持他的纯真菩提心不会退,速疾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你有没有做到至心求往生

现在我们末法的众生这个心都是狡诈的,都是虚伪的,都...

德亮法师往生见闻录

时维丁酉(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十七点二十分,德亮...

一切的仪规、念诵,都是为摄心而设

问: 老和尚慈悲!禅宗寺院做早课和晚课的时候,拿出相...

净慧长老问禅寮答问系列

修禅的上根利智 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堂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

观音菩萨会附体显灵吗

问: 有朋友说某人家中观音菩萨很显灵,说是和那家有...

阿弥陀佛给我们作了决定的承诺

师父慈悲,请问念佛行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遇到...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

胃病患者饮食上要注意的11条原则

胃病患者饮食治疗是关键,应该注意少吃油炸,腌制,生...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

【佛教词典】诸识生缘

诸识生缘者。   一、眼识现行,若依肉眼,具九缘生,...

【佛教词典】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略称教诫律仪。又作行相法。收于...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

不回向亦能获大益,此语欠妥

接手书,并闽佛化社书,及大纲大事记。备悉此社尚正当...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

大安法师: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

问: 有人说,往生净土是万修一二去,而东林法音说,...

各宗要略——净土宗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

【推荐】厌离娑婆,要厌离全面的娑婆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尘埃里开出鲜花

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

圣严法师《无事是贵人》

问: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