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画佛像为什么能够成佛

净界法师  2020/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画佛像为什么能够成佛

前面是雕刻成一个立体的佛像,这以下是用手工把它画制成一个平面的佛像。我们看这个过程。

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

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段:先看它因地的修学,再看果地的功德。看因地。

“彩画作佛像。”他是怎么来作佛像呢?他用种种的色彩来画制佛像。这个佛像要怎么画呢?有一个原则,你要把它画成“百福庄严相”,就是要有慈悲、要有智慧,这两种福慧庄严的相状。那么你是怎么做呢?或者你自己做,或者你出钱叫人做。这个人,“皆已成佛道”。这是第一个。

“乃至童子戏。”就是小孩子在游戏当中,一念的善心,用各式各样的泥土塑成佛像,或者是草木及笔。你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你是用很粗劣的草木,或者是一般的毛笔,甚至于直接用指爪甲来画作佛像。这个是讲他画佛像的过程中有各式各样的工具。

我们看他最后果地的结果。“如是诸人等”,他会因为画佛像的因缘,“渐渐积功德”。就是他会自然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而且他的内心也会产生变化,会“具足大悲心”,最后“皆已成佛道”。成佛道以后他也是一样,开示一佛乘的法门,教化无量的菩萨而度脱无量的众生。

这一段跟前段的因缘都很接近,一个是雕刻佛像,一个是画制佛像。方法不一样,但是他的所缘境——注意!所缘境都是佛的相状。那么画佛像为什么能够成佛?当然,画佛像这个地方讲的过程更清楚,说:“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我们解释一下。

这画佛像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就是我们说的“百福庄严相”。忏公师父说,我们在选佛像的时候要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要安详。所以佛像的眼睛不能打得太亮,他要开三分眼。佛像完全闭起来那就变阿罗汉了。他“慈眼视众生”,他的眼睛只能开三分眼,安详。

第二,安详当中,远远看去带一点慈悲。这个很重要。这种相状,就是安详又慈悲、慈悲又安详的相状。

当然,画佛像的人,就是一笔一画慢慢熏习、慢慢熏习。诸位!我们讲过,真如“不思议熏,不思议变”。请你别忘了,你这个相状不是一般的相状,是佛的相状。这个相状,如是相、如是性,它就会带动佛法界的十如是。我们今天是从佛的相状,但是佛的相状隐隐约约带有佛的内心,他有慈悲跟智慧的内心。

如是相、性、体、力、作,最后会产生佛陀的因缘果报。他为什么能够“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这个就是所谓的“诸法因缘生”,就是净法熏习。

我再强调一次,前提是这个相状是佛的相状,你这个相状不能乱取。要是看起来这个佛像好像一天到晚很生气,那就糟糕了。那这样子熏习就不是“具足大悲心”了。

就是说,为什么造佛像他能够成佛呢?因为那是佛陀的相状。而我们这念心它就这样,我们说过,清净本然,但是它能够跟外在的因缘互动,它受熏。

所以,画佛像、雕刻佛像,都因为接触佛的相状的不断熏习,他就能够渐渐地灭恶生善,生起大悲心,然后慢慢地修学一切法,所以“皆已成佛道”。这个就是佛陀的方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何谓「等觉」、「妙觉」

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

常行供养能为自己种下成佛善因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么时候开始流...

饬终须知

众生心性 与佛同俦 由迷背故 轮回不休 如来慈悲 ...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

成佛的十种广大行愿

如果要成就如来就是佛这样的功德之门,那你应该怎么做...

佛光大佛创世界之最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即将落成,矗...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心安才是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

伽蓝菩萨的前世今生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来源于印度。依...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佛教词典】处义

【处义】 p1019 瑜伽五十六卷十五页云:问:处名何义?...

【佛教词典】理禅

事理二禅之一。有漏定是事禅,无漏定即理禅。...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

吃肉的六大危害

吃肉无论是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

何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纯熟的时候,你嘴上在吃饭,...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问: 《妙法莲华经》说我们原来是佛,现在迷了,那我...

入禅之门第四讲:六祖禅法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师...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星云大师《夫妻之间怎样相处》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

学佛的人,一定要有宽恕的心

宽恕是一种美德。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夫妻的...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