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开发内心快乐的源泉

达照法师  2018/0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开发内心快乐的源泉

人生所有的境遇,都可以是快乐的,也都可以是痛苦的。古时候,皇宫里面的生活很多人会向往,但是在皇宫里面“侯门深似海,伴君如伴虎”,如果没有什么智慧和能力,在那里也是很受苦的。也有很多人向往出家人的生活,“只要头剃光,不怕天下荒”,认为到了寺庙里面,环境清幽,衣食具足,又能听闻佛法,简直是人间净土。当然如果有三宝作为依靠,生命就有了归宿。

但是很多人出了家以后,依然烦恼痛苦一大堆,有时候心理变得更加脆弱,感觉无依无靠。所以,世间的外在表相,任何一种只要你能列举得出来,它都可以令人痛苦,也都可以令人快乐。其实,快乐只在于我们的内心中,就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实际上,每个人对痛苦和快乐的感受是有一个基本标准的。人从生下来的那刻开始,承受力就在不停地得到训练。出生在穷苦人家的孩子,满足的标准就放得低一点,他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得到快乐。一生下来就很幸福的孩子,标准就定得高一点。尤其是被大人宠坏了的孩子,标准一直放得很高。可是现实人生不是完全随我们的标准来给予的,所以标准高的人就比较不容易满足,不容易得到快乐。

这背后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快乐的标准虽然有个基准,但常常是随境而转的,转了一大圈,回过头来才发现,标准还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就像有些在农村里的人,总是羡慕城市里的生活;等到了城市里面赚了钱,买了房子,成了家,事业做大了,还是回过头来向往自己小时候住过的农村,那里空气好,环境好,在那里能感觉到一种幸福感、一种快乐。

一个人买福利彩票中奖的时候,那种欣喜和快乐是暂时的,等过了两三个月以后,他的幸福快乐感又回复到了中奖以前。当一个人突然遭到天灾人祸,或者患了什么疾病,或者遭受了什么打击,他的幸福标准可能会降低,他会觉得自己以前是多么幸福;等过了一段时间他自己恢复了,他的幸福标准也会随之回到原来的那个尺度。根据不同的标准,人们对自己人生要求自然就不一样。古人很在意教育,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在他的脑海里、身心当中植入一种幸福的标准。过去的传统教育是:你的心如果安了,你就会幸福;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你就会幸福;你要与人为善,要少一些贪欲,多一些关爱,你就会幸福。但是随着物质的发展,许多人把物质的享受当作衡量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导致了现代人外在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内在的精神却越来越空虚,原因是他们的尺度、标准不稳定了。

我们凡夫又常常会执着内心的某一种固化的标准而使自己痛苦。我刚出家的时候,如果看到别人穿漂亮的衣服,我就觉得这个人不是修行人,我不理他,后来想想这简直可笑!有一位老师父还专门批评我说:“我徒弟穿的都是绸缎一样的衣服,很漂亮,你怎么天天穿破衣服呢?看上去讨厌,不好看。”我心里想: “你的徒弟贪图享受,你还说我?”也有人问他徒弟:“出家人穿这么漂亮的衣服干什么?”他徒弟说:“你看佛菩萨,全身都是贴金的,我已经很可怜了,我要向佛学习。”

实际上,外在的表现是假象,我们内心的标准才是最关键的。所以,记住这句话:我看到别人的错误,实际上是我内心有错误的标准。我们觉得那个人是一个坏人,是因为我的内心有恶人、坏人的标准;如果心中没有这种标准,满世界都看不到一个坏人。佛菩萨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因为他们内心没有错误的标准。如果我们能够像佛菩萨一样,抛弃这些固有的标准,就能够开发内心快乐的源泉,就能够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念《金刚经》,有没有想《金刚经》说什么

人在苦难当中,至诚心容易生起;一旦安逸了,虔敬心也...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选一则旧时的故事给大家:从前有一位书生,姓焦名雄,...

忏云法师《四念处的观法》

天台宗藏教的析空观,用四念处、五停心析空。把物质分...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在树下静坐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达照法师:有福报的生命

经常听到人说:压力很重,得抑郁症的人很多。为什么会...

就算痛苦,也要快乐去承担

有一位居士跟我讲,他特别希望他这个地方的人生意兴隆...

达照法师:修行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

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告诉他:修行是生命中...

达照法师:觉悟人生三要素

要达到觉悟的人生,我们所需要的只有三点。 第一点:...

【佛教词典】五劫思惟

指五劫期间思惟。即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比丘时,于发...

【佛教词典】诵文法师

(杂名)斥唯得诵其经,不得解其义者,谓为诵文法师。...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吃素应把握四原则

台湾是全球素食者比例相当高的地方,素食餐馆的数量相...

念佛治忧郁症

这种忧郁症,也是现代文明病。那么据有关医疗机构统计...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

慧律法师《从心开始》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请放掌。 祖国大...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印光大师教「摄耳谛听」念佛

印光大师认为,世间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如能谛听自己...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学会一门技艺,作...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