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照法师:人生的意义

达照法师  2011/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人生的追求中,我们往往会像猴子,看到好的东西,我们先抓到一个再说,抓到玉米觉得玉米挺好的;再看到西瓜,就把玉米扔掉去抓西瓜了;再看到野兔,又把西瓜扔掉去追野兔了,野兔跑到树林里去了,结果猴子只能哭着鼻子空手回家。我们很像这只猴子,从小到大每天都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一个结果又一个结果。每追到一个结果就有一种成就感,例如觉得今年比去年存款多了;如果没有就觉得很伤心、很失败、没有做好。最后,死亡到来的时候,你外在的一切价值标准全部舍你而去,最后只能是两手空空。我们最不愿意的就是两手空空。

在精神的世界中,大部分人依存感情而生活。物质满足了,在情绪、情感上就希望自己能够感觉快乐和幸福。但是,所有的情感在死亡时就都划上了句号,如果你家里人不了解佛法,在你身体没有冷透就搬来搬去,就会让你痛苦不堪。你说也说不得,怨也没有用,而他们还在那里杀猪宰羊大吃大喝。因为来了很多人,从人情上,要给他们吃得好、喝得好,这时候,家人的感情就起了负面的作用。所以,一个没有觉悟的人,他所舍弃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他想得到的,到最后又不得不舍去。这样的人生,得到的快乐也是非常短暂的,快乐中又包含了痛苦,所以叫做有苦之乐,这就是我们平常的人生。

那么,人生意义价值又在哪里?我们这个身体从出生到二十岁前是成长的过程,是越长越好,但三四十岁后,按照自然规律,暂时借来用一下的这个身体,又慢慢被收回去了。从身体本身来说,这一生的存在到最终结局时并没有意义,只是有过程,但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大家看一下是否有意义?

回想小时候,天真无邪、没有烦恼痛苦,随着岁数的增长,掌握资源的能力强大了、知识丰富了,烦恼也随之多起来了。我们本来没有痛苦烦恼、很天真无邪,但是却越来越邪、越活越痛苦,这样的生命就是对不起自己。日本有一位企业家,写了好几本书,其中一本叫《活法》,里面讲到一句话: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如果变好了,说明你的人生就有意义;如果变坏了,就没有意义,或是负面的意义,你还不如不要来到这个世界。

所以佛陀设立的这个教化法门,并不是让每一个人当下全部成佛,而是告诉我们在人生路上接触佛法后,是否比以前好了?假如往好的方向迈进一步,你学佛就是有意义;你内心的烦恼能够少一点,你活着就有意义;你的快乐能够多一点,你活着就有意义。

这一生的努力会融入在无尽的生命长河中,这一生只是这条生命长河的其中一段,每一段生命都是从生到死的一段过程,不知道前生,也不知道来生,这一段一段分开的过程叫做分段生死。

现实的这一生,我们处在不停的变化中,每分每秒都有新陈代谢、每个念头都有生灭来去,念头生起时又是一个生,念头去时又是一个死。念头的生生灭灭和身体的新陈代谢,这叫变异生死。

在分段生死中,我们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往何而去,就像在一条河流中,在上游放下的任何东西都会随着往下流,现在的这一段河中,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上游流下来的;另一个方面是刚放下去的。上面流下来的就是命,这一生刚放下去的就是运。

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难以相信,原因是我们这条生命之河被严重污染了,所以你看不见河里到底有多少东西,而只能看到眼前的这一段风光。

有些人把浮出河面的看清楚了,沉在河底的看不清楚;有些人在上游放下去的东西,现在浮出水面了,但上游放下去时现在看不到,就说:“某人这么坏也没有恶报,某人这么好也没善报,因果到底有没有啊!”感觉难以置信;也有一些人这生做的事,不久报应就现前了,然后就说: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只是你投下去的地方不同、浮出水面的时间不同而已。这就是三世因果跟一世因果的区别。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地方、扔下去的是垃圾还是珠宝,无一例外,只要你放下去了,它就在你的河里了。

所以菩萨的生命之河是清净的,只要放下去,他就能看得很清楚,这叫一念因果。当善的念头生起来了,你的世界就往善的地方展现了,你的思想、阿赖耶识中就多了一个善的念头;一个恶的念头生起来了,你的世界就多了一个恶的念头;你打人了,你的世界中就多了一个打人的印象;你赞叹人,就多了一个赞叹人的印象。所以当你生起善念的时候,你的内心是快乐的、安详的。无论是在你遭受别人欺负时候,别人给了你多少打击,只要善的念头一生起来,当下就是安详的、快乐的;如果是一个恶的念头,仇恨、不满、无奈、焦虑,这些不良的念头只要一生起来,你就会感觉到生命中的不舒服。这一念本身因就是果、果就是因,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三世因果的原理。

我们现在所做的努力是一方面是要在你的生命之河中投下善良的、快乐的珠宝、不要把黑暗的、无知的、痛苦的垃圾扔到你的生命之河中,这是修行上需要努力的;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戒定慧来清理心中的障碍、垃圾,这就要以觉者的智慧来调节身口意这三业,否则就还是伴随着自己的贪欲和嗔恨。

我们大家都知道自己有个个体在这里,而且这个个体生命一定是有最全面的真相。而我们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点点,而这一点点真相也是真相,你打人、骂人、开心、痛苦,都是你生命的真相,但只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一个片段、一个碎片而已。佛菩萨他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全面。所以我们要加大力度认识自己的生命,从内心去观察。如果被贪、嗔、痴、烦恼掩盖住了,那么虽然你现在追求到了一点快乐,却为未来种下了一大堆痛苦的因。就像为了经济发展,人们把自然资源破坏得特别厉害,今后就会为之付出更多的、痛苦的代价。

我们要有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念,就是没有副作用的发展观,那么你的生活、行为就会没有副作用,你要得到的快乐就不会带来副作用。如果你的快乐有副作用、将来要为之付出更多痛苦,那这个快乐就是有问题,这就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所以作为一个佛的弟子,向佛学习就是要从迷失的生命转换为一种觉悟的生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空留遗憾又何用

光阴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时间好像永远不够用,匆匆...

我们来到世间,无非是个过客而已

我们来世间,不过是个过客,小住数十载就要回到老家。...

【推荐】人生难免摔跟头

在孩子将要大学毕业的前一天,父亲把孩子带到一堵墙前...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这个世间还有求不得苦。由于我们有欲望,对外部世界有...

把生命价值建立在外在上,那你一定不开心

有一位九十二岁的老太太,儿女都过世了,先生也早已过...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

为人处事的十二个法则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则,宇宙物理与人类之间,也...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

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忏悔的眼泪

人生的问题总是很多,解决了那样的问题,总还有一些这...

达照法师学佛常识释疑

一、问:人活在红尘,杂念太多。该如何做,才能入佛之...

达照法师《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

佛法是让我们在修行道路上解除烦恼、痛苦,了脱生死轮...

达照法师: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对治病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怎么样念呢?若有病生...

【佛教词典】六体

(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

【佛教词典】二五食

(名数)一者,蒲阇尼,翻云啖食。此有五种:谓饭麨干...

佛教的特色与教育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种宗教,有其...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

如何对待父母的出轨

世间事,有可以理论者,有宜以情论者。汝所说某人之事...

因为吃饭而下地狱,这样太没意思了

恭敬心不仅仅是对佛、对菩萨,对人、对万事万物都要生...

有七件事可以使功德利益增胜

佛与五百大比丘众在阿逾阇江水边时,一日,大均头在寂...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

遥闻诸声音,而不坏耳根

虚云老和尚在他的传记里面讲一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他的...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愿力走

我们刚开始在学佛的时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

【推荐】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的道理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

这些杀生的场所都不会有吉祥的事情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