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照法师:明了我们的觉性

达照法师  2011/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接下来给大家谈觉悟。觉悟是个大的题目。在生活中、工作中,别人说你的思想要觉悟一点、做事要自觉一点。这个“觉”是证悟的觉察,不是书本上从概念到概念的记忆、不是把这段话背下来,而是你亲自感受到了、感觉到了你的感觉是真实的。我们的感觉往往是不真实的、只有百分之一真实,而我们就认为这就是百分之百了,这就完全错了。

我们内在的心有无限的可能。大家如果静下来观察自己的心就会发现:下地狱的可能是绝对有的,因为你生过气,你们有没有生过气啊?生过气了那个地狱的信号,就已经在你心中安装了,这个是很厉害的;你们有没有过不满?对环境、社会、生命有没有不满?大部分人都很满意,但如果你有过一个念头的不满,那个饿鬼的信号就已经在你的心中了,那个种子什么时候爆发出来我们不知道,一旦爆发你就要乖乖地去饿鬼道;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迷迷糊糊的,特别是睡着以后,有些人在几十年的人生中都是稀里糊涂的,这其实就是畜生的信号。

所以很多人除了他有人的自觉性和正义感以外,大部分时候表现得跟畜生道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大部分都生活在动物的本能当中,需要衣食住行、需要饮食男女等等,每天都是为这些去努力,有时候仅仅只是为了改善一下生活。畜生的本能也会改变自己的生活,畜生也有开发的能力,它发觉新的、好的东西也会马上去享受。我在北京看过一个报导,北京西山有一只乌鸦,它跑到施工现场,把那里的钢筋叼过来,它的整个窝都是钢筋垒的,而不是用树干,因为它发现了新材料。人类也是不停地去发明、不停地去享受,享受完了就再发明、再享受。事实上,如果人失去了正义感,失去了人集体的爱心,剩下的就都是动物的本能,就跟畜生差不多了。

其实也有一些动物具足了不起的爱心,例如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看到一些人骂人的时候说:“你禽兽不如”。禽就是乌鸦,对父母亲不孝顺,父母亲老了不去养,这叫禽不如;不能以恭敬心对父母亲、大声吼骂他们的,这叫畜生不如,所以被人骂“禽兽不如”。这种人不懂得人的正义,对生命没有传承感。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需要每一代人去继承。父母亲的优良传统,他们的慈悲爱心、勤劳努力,我们继承下来,然后发扬广大,以利益更多的人。这样代代相传,你的生命就不是你的一个人的,而是一个集体的、共同的、传承的生命,是一个历史的使命。如果我们缺乏这种正义感,对父母亲不屑一顾、失去了传承,你的生命就没有了根,就会四处漂泊。

有了老师我们才学习到知识、有了国家领导才有安定的社会生活、有了父母才有了我们的色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跟众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这四重恩。只有感受到这四重恩,人区别于畜生的优点才显示出来;如果没有感受到这四种恩,我们其实跟畜生差不多。所以畜生的信号在我们生命中占据得最多,特别是当我们睡着的时候,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像死人一个。当然我们大家都有一颗善心,帮助别人、做好事不求回报,这个无所求的善心,就是天人的信号;更进一步,我们看到了人生的痛苦,愿意解脱,并发起了解脱痛苦的决心,这就是罗汉的信号;我们发了菩提心,把这个信号扩展出去,不但我要离苦得乐,还要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这就是菩萨的信号。

虽然你只是个凡夫,你把这个信号加强了,你的行为就是菩萨的行为。有很多人我就打从心中感觉他们是菩萨,因为他们非常无私、勤勤恳恳地为身边人、为三宝、为众生去做事,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确实是一种菩萨的信号。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的内心中都有觉性,它非同木石,知道冷暖、知道苦乐、知道善恶好坏,并且伴随着我们生生世世。只是大家无从面对,看不见它的样子、也摸不着它的形状。

这个觉性到底在什么地方?它是不是一个东西?是不是我们能用眼睛看到?好像都不是;是在我们的身体上吗?好像也不是;是在心里吗?心又是什么样的呢!离开了这个色身、这个物质的一切现象,你的心又是什么样的呢?而这个内在的觉性却是我们成佛的正因。所以佛在菩提树下开悟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当然是包括了我们,每一个众生的这个有生死、有感觉的觉性永远不会丢失;甚至睡着了,这个觉性也不会丢失;睡着了没有梦,这个觉性也不会丢失,你在没有梦的时候,别人在旁边只要稍微叫你一声,你就会马上醒过来,它处于安静的状态。

这个觉性具足两种功能:一是能够亲自去感觉一切的“感知”、“知觉”。佛法所讲的一切都是要我们去亲自印证的,就是你用你的心,用身体去感觉,能感觉到了才算修证到了。第二是它有觉察的能力。就是观察万物,我们不但对自身有感觉,还会去观察别人,看到别人的种种现象、表现跟自己的感觉、人生的感受对上号。所以说:东方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西方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

在佛法中,这个觉性被称为空性、觉性、妙觉,也即是我们的真心、如来藏、真如,这些名字虽然是从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角度去形容,但都是指导我们看到自己的觉性,从迷失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你一旦能够自在受用这个觉性的时候,所有烦恼、痛苦、忧悲苦恼就不再找你了;如果你迷失了觉性,就会停留在自己的喜怒哀乐当中。事实上,你在喜怒哀乐的同时,觉性也是相伴随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到,没有体会到而已。所以禅宗告诉我们要明心见性,就是要明白你的真心,见到你的佛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觉悟,是对不悟者来说。 众生不觉悟,当然痛苦;觉悟后...

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

问: 解悟跟证悟的差别何在?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

蕅益大师《八大人觉经略解》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

觉悟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

觉悟的三个层次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

林清玄:再艰难时也不要失去对人生真实价值的认知

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成功,我会说,今天比昨天更慈悲...

善于醒觉,不要沉迷

当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一个人,从他意识清楚的说话,到变...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修慈悲的机遇

行者在始觉的修习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后,所...

我们现在最大的不安定有两种

我们现在最大的不安定有两种:一种叫做生存欲,就是你...

忏悔的眼泪

人生的问题总是很多,解决了那样的问题,总还有一些这...

布施就能够获得幸福

当你不再对他人进行任何要求时,你获得的是内心的自由...

【佛教词典】轮相

(一)指塔顶上之轮盘形建筑。又作相轮、承露盘、轮盖。...

【佛教词典】立僧首座

(职位)立僧者,说法而成立众僧之义也。无一定之人。...

【推荐】把握当下

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罗门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拜见佛陀...

星云大师《忏悔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

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佛号里就具足了一切

我念佛是从2003年开始,最初提起佛号,是枯燥的,无味...

了凡四训

第一篇 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

贪小失大的夫妇

有个村庄座落在海边,村民们平时务农,有时也到海里捕...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问: 有时非常恶的念头会突然闪现,这是为什么? 大安...

七种降脂清肠的食物

营养学家认为,经常吃些降脂清肠的食物,不仅能排除油...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