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

净界法师  2021/09/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

问:解悟跟证悟的差别何在?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或者单靠修止观、念佛进入三昧就可以证悟?

净界法师答:当然,我们说解悟是理解,就是你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你内心的调伏力没有生起来,你只有明白道理,只有闻慧。证悟,就是你从明白道理当中又修止观产生思慧、修慧,对烦恼有一点调伏力量。当然,至于你的证悟是不是要在人群中历练?不一定。

不过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讲到一个观念,他说这个证悟的过程,有些人是在佛堂中成就,他在佛堂当中一天一天地思惟,他内心有变化。所以,一切法因缘生嘛。他不断如理地去观察生命的真相,一直观一直观,观久的时候,啪!他内心跟真理相应,他内心的疑惑全部打开了。虽然他离成佛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后面的路他内心非常的笃定,“其心安如海,不动如须弥”。这是一个从静中修得到的所谓的证悟。

另外一个,他是从执事上历练,当然这个人一定要有佛法的正见。在不断的历练当中,不断地观察、检讨自己,错了,在佛前忏悔。慢慢地,有一天他在人事当中,也是——啪!开悟。

这两个有什么差别?蕅益大师说,在事相历练的人,他开悟的力量大,调伏的力量大,因为有福报力的加持;这个静中修证悟的人力量薄弱。蕅益大师说这两者有差别。但是事相历练的比较难。不过这也要看一个人的根性。

说实在的,人的确有根性的差别。

有些人他越忙越好修行。有些人一忙了以后,他就莫名其妙糊涂了,他只能够在静中修,那这个人就必须要静中修。就是说,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是继承以前很多生很多生的生命。这棵树已经长成这个样子了,你要硬拗也不可能,拗的不好断掉怎么办呢?所以你的个性是静中修的,你刚开始先随顺你的个性。

有些人是越忙碌头脑越清楚,他一没事干的时候全身生病了,那这个人他前生是从动中历练的,他越忙,他对生命的观察、对自我的反省越强。

这个就是你要知道你的根机。有各式各样的法门,哪一个法门对你是妙法,你要知道。但是理论上来说,从动中历练的证悟,它的力量的确是比较大,这是事实;在静中修的力量会比较薄弱。所以你在静中修一段时间,有因缘还是要出来历练。这两个力量有大小的不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

问: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佛弟子应该如何行善? 慧律法...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问: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推荐】净土法门有何殊胜之处

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

我们看人生,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

我们讲到一种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没有错误,生命的本...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佛教词典】护身法

(修法)又名护身加持。即为避内魔外魔障难,守护自己...

【佛教词典】南朝佛寺志

(书名)二卷,此书为清孙文川遗稿,陈作霖于丛残蠹蚀...

什么是异熟果?为什么要加个异熟

好,业力就讲到这个地方,就是善恶的问题、强弱的问题...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

四点意见通向快乐人生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

为灵魂沐浴

俗世喧嚣,红尘扰攘,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难免会让灵...

什么叫临终的正念呢

在净土宗的往生因缘当中,有两种的差别。 第一种叫做随...

勤转念,证菩提 -- 善于修这颗心

当我们不好的念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烦恼了。贪欲烦恼...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又是一年清明节,姐弟们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你一天到晚看别人,就容易起烦恼

问: 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

如何避免「说四众过」

问: 破邪显正要如何避免犯说四众过戒? 净界法师答:...

拜忏的方法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

星云大师《走出阴影》

一条黑漆漆的通路,深更半夜行走其间,四周和前后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