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净慧长老  2013/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误导了,就有前功尽弃、欲升反坠的危险。所以,对于知见的厘清和建立非常重要。

邪见有多种多样,总而言之,不出断、常二见。断见与常见有一个共同的要害,都是对众生的业果因缘的错误认识。在中国的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曾经发生过一次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争论。这种争论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在佛陀时代的印度,也同样是如此。有的认为生命是一次性的,这就是所说的断见;有的认为生命的一切都是由过去注定的,不可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常见。常见就是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过去生中决定了的,我们人的任何努力都不起作用。断见就是断灭论,拨无因果,即否认因果,不相信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不可磨灭。

佛法的见解是说,断见固然不对,常见也是错误的。佛法认为生命不常不断,常不对,断也不对,非常非断。如果说是常,一切都是过去生中规定了的,那么我们现在的修行、努力,就没有任何作用与意义。如果说是断,那么人的努力也没有任何意义。善恶报应的积累既然都是断灭的、都是一世的,人生的努力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了。

佛教主张:我们的生命前无始、后无终,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再建立生命的轮回和生命的净化。无论是生命的轮回,还是生命的净化,不是有一个的东西从这一辈子走到下一辈子,也不是从过去走到今生,所以叫无我。没有我,三世因果又要建立,众生的生命又要延续,所修积的功德又要不失不坏,所作的一切罪业也是不失不坏。无我的理论,既不同于断灭见,也不同于宿命论,所以往往很难理解。无我的理论与三世因果的理论同样重要,是在无我理论的基础上来建立业果不失。

首先说无我。“我”从思想上来讲,它有一定的哲学定义。“我”有三个含义:独立、自在、永恒。印度九十六种外道对于我的理解,大致不出这三个含义。佛法认为这样的“我”不存在,但是“假我”还是有的。如果说“我”是自在的,我总想好事得不到;“我”是永恒的,活上几十年这个色壳子就回到大地了。可见永恒、自在、不变的“我”并不存在,所以说“无我”。

然后说建立在无我基础上的“假我”。假我是什么呢?从过去生到今生,从今生到尽未来际生,这个无量劫以来的业果的责任者,佛法是用四个字来表述它:“相似相续。” 业果的责任者从前生到今生,从今生到来生,它是相续不断的,中间没有断层,所以它不需要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也不需要一个永恒自在的我。因为它的中间根本没有一秒钟的间断,它是相续的。

虽然前一念的业果的责任者和后一念的业果的责任者是相续的,但又是不同的,它总在改变,“一切法无常”,只是相似而已。也就是说,前一念的假我和后一念的假我不完全一样,因为它受到我们行为后果的影响。我这一念在十法界中的三恶道,假我也就随着在三恶道;我这一念在十法界中的四圣,假我也就在四圣之中。它随着众生行为结果的影响,时时刻刻在转变,所以它是相似相续的。

关于这一点,从我们人的一辈子来讲,也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晰的答案。1岁的张三和60岁的张三不一样,又是一样。为什么呢?一个人从他出生那一刻一直到死亡,都保存了此人相似相续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1岁和60岁毕竟又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说他是张三又不是张三,他不是张三又是张三。从人的一期生命来看,是在相似相续中慢慢向前推移。

1岁与60岁之间的距离毕竟很长,即使是当下这一念,也是在相似相续。如果说每一念都是一个样的,那就成了宿命论,人的一切不可改变;如果说不一样,那又成了断灭论,做一切事情没有后果,业果的责任者不存在。

佛教无我观的建立,以及如何学习、领会无我的道理,实在非常重要。而且搞得不好,就成了宿命论、断灭论或者神我论。从我们一般的人来说,对于无我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晰。实际上,很多的人是把真如、佛性、法身看成和灵魂一样了,这就和佛教的本意完全相违背。佛性只是成佛的可能性。法身是理,是我们要认识的真理。因为诸佛与众生同一法身。法身并不是说每个人各有一个单体独立的法身,而是指以法界性为法身。

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都在法界之中,都在真如佛性之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业力因缘,与法身、佛性相联系,共同禀此一性。达摩祖师说:“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我们能够与真理达到一致了、同一了,妄想、烦恼就消除了。所谓“与诸佛菩萨同一鼻孔出气”,就是说众生与诸佛成为一体,回归法界。同真理成为一体了,也就把我们的一切障碍、局限统统打破了。破无明、断烦恼,就是要打破我们众生与佛之间的这一道墙壁,使我们真正融入到真理之中,融入到法身之中,融入到诸佛的无上菩提之中。

如何理解佛法最深层次的无我道理,不开悟,不对佛法作最深入的学习和领会,往往在见地上会有许多误区和盲点。修来修去,都是那些外道见在指导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佛法的无我的知见、空的知见、般若的知见。禅宗所谓“一法不立”,就是般若的知见、空的知见。我们往往听到“一法不立”,就觉得:完了!我修了半天,什么都没有了!所谓破法执,就是连你修的这些功德的相也要破掉。

因为你有功德之相,就有局限性,就与佛的法身不一致,就不能融入法界之中,不能融入诸佛之中。所以要破掉一切相,扫除一切见,所谓“不见一法名佛见”,见有一法就不是佛见。做一切事情不要从我出发,不要从我有多少功德出发,不要从我有多少多少东西的积累出发。做一切事直接去做,不要想那些。拿了一块钱出去,你想了半天我做了多少功德,这等于在思想上又背了个大包袱。

背了这个包袱以后,天天就躺在这个包袱上,不想再往前走一步了。我们一定要放下一切包袱,扫除佛见、法见,然后才能和诸佛的本体一致。学习佛法讲到这个最深的地方,讲到“不立一法”的时候,都觉得有些害怕。哎呀,这怎么办呢?我到极乐世界去得了还是去不了啊?禅宗一法,是叫我们不要背任何包袱,要把一切包袱都放下,把一切的佛见、法见、僧见全部都放下,连放下都放下。放下的当下就与佛的法身相契无间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你以前见地超卓,为何现在反而变得这么平庸

【原文】 予未出家时,乍阅宗门语,便以情识模拟,与一...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

凡夫外道对缘起的五种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原文: 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

破妄说灾福

夫佛祖正法,以本性弥陀为体,念佛信愿为宗,自行化他...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净慧长老问禅寮答问系列

修禅的上根利智 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

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

从修道的人来说,日日是好日,天天在过年,也天天不过...

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

道信禅师根据《观无量寿经》的教诲阐述了心与佛的关系...

【佛教词典】逻求

(杂语)Laghu,译曰轻。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逻字即知...

【佛教词典】真胝天

真胝,梵名 Cinti。意译作善思惟天。天名。[玄应音义...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

具缚凡夫想在五浊恶世成就道业,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论》里说,一个具足惑业的凡夫,我们大家都...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

太强的自尊,会蒙蔽你的理性

【我慢】 这种那就更多了,你讲得很有道理,他就不服你...

一口十方饭,七世宰相福,一点都不吹牛

我给大家读一段,虚云长老说的话,跟大家共勉。说今生...

大安法师:佛像、念珠、法器如何开光

问: 弟子想恭请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样请才比较如...

午睡要注意的事项

中午睡上1小时,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

职业的正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幸福安康

生活在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业。人们...

修无常观能使自己精进修学

警世非常,觉诸幻化。 这是透过无常观,策发我们的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