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容通法师  2021/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问: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呢?感恩法师。

容通法师答:我们知道色、受、想、行、识,是指佛法里面所讲的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我们所有的有情众生的身心世界,都是由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的。色是指物质方面的,受、想、行、识是指精神方面的。

那么我们看,这个想蕴到底是指什么呢?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想是怎么构成的,上面一是个相,下面一是个心,就是指心理有种种活动。另外对于外在的六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境界,用自己的六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主要是指第六意识来进行一种摄受、一种摄取,产生种种的心理的活动。这种心理的活动一产生,对于这些境界,自然就执著它外在的一种相。

打个比方说,外在的相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大是小、长短、方圆、黑白种种,你对他会有一个基本性的相的认知,这就是想蕴。当然在有些地方,这种想蕴还关涉到我们内在的心理的一种想法,一种想念或一种想象,不仅仅是从外在所看到的具体的东西。就是不看的时候,内在的心理,内在的意识也可以去想,这也属于想蕴的一部分。

那么好,这个想蕴的话还是比较初级一点的、低级一点的心理活动。到了识的话,就是比较高级的一种心理活动了。识,就是认识,有些地方也叫了别,识别。就是经过我们种种心理不断地去观察,不断地去推计,推理啊、计较啊、分别啊,然后就会产生一些比较深刻的或者比较固定的一种认知,就会产生一种意识,这个识别的一种作用力。

一旦这种识产生了,对于我们内心的这么一种意向,对于内心的作用,就会非常的有力和深刻。那么这个识别一旦产生之后,对于一件事情,它的认知过程,或者它的意向就深深地印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印在我们自己的八识田中,要去改变的话相对就会显得比较难。所以说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识是最难改变的。

从精神领域来讲,受想行识,受是最初级的,也是比较微细的,刚刚萌芽的一种心理的一种状态,到后面识就是达到了一种高级的一种状态。那我们修行的时候,对于受和想或者是行应该是下更多的一种功夫,因为它们相对来说,要改变比较容易,要控制比较容易。

如果一开始对受想行能够做个合理的控制和安排,那么后面的识它就会产生一定的改变,这种识的力量就会减弱,对于我们以后修学来说,一个是减少很多的烦恼,一个是减少很多固有的认知或者是一种习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打坐中如何观想

问: 打坐中如何观想? 惟贤长老答: 在打坐中要做到...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

如何最大限度的改变命运

问: 师父说,今生的命运只能做局部的改变,很难做整...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大...

丈夫天天喝酒玩乐,是否还要给他回向

问: 我的家庭不和睦,丈夫天天出去喝酒、玩乐,劝说也...

为何法供养功德最大

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答:...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虽然食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放个几年不成问题,但是...

吃素的常见疑问

一 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对于学佛是否一定要吃素的问题...

十大菩萨名号隐含的义理

大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提要 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

【佛教词典】悬谈

(术语)讲经论者先于文前论一部之要义纲领,谓之悬谈...

【佛教词典】缘起自相

【缘起自相】 p1301 瑜伽三十一卷一页云:复审思择:无...

这个手在生死深渊里面垂了十劫

古人画《接引图》,我们注意到,特别是唐代和宋代一些...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阿缚卢枳多湿伐罗。汉译观自在,指菩...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

圣严法师《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

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问: 弟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蕅益大师《八大人觉经略解》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

感激月亮,否定太阳

有一则犹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

像供奉佛法一样地供奉仇人

(寂天菩萨著 达瓦次仁译) 假如你的仇人遇到了倒霉的...

王祜植槐

宋朝有一人,姓王名祜,官做到兵部侍郎,为人十分厚道...

尽量宽阔,悠悠生死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

佛陀僧团论苦的根源

人生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根本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