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防治禅病

净慧法师  2018/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防治禅病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难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死困扰着。特别是病,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一律平等,人人都会有病。修习禅定,往往比一般不修禅定的人会少许多病,也会增加某些由于修禅定而导致的各种毛病。所以在禅书上都讲到如何防治禅病的问题。

禅病一般分为三大类,就是由四大不调所导致的病,由五脏不调所导致的病,也有五根不调所导致的病。四大之病、五脏之病、五根之病,在这里都是指的在坐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疾病现象。在禅修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三大类的疾病,往往和身体健康不良所导致的疾病有所区别。

一般由于健康状态不良所导致的伤风、感冒、头疼、发烧,或者其它的五脏之病,往往能够使人卧床不起。而修禅过程中由诸多方面导致的疾病只是在身体上有种种不良的反应,使人不得安心修道,一般还不会导致卧床不起。

首先看一看四大所成之病有些什么症状。在这一次的交流过程中,一再强调人的身体最主要的是四大元素: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能够在身体内部和平共处,协调一致,人的身体就会非常健康。一旦四大失调,就会产生种种疾病。

佛经上讲到,四大不调所产生的疾病种类繁多。概而言之,地大不调会导致一百种疾病的发生;水、火、风同样如此。四大不调就会引起四百种疾病,加上地水火风四大各有一病,这就成了四百四病,即言保持四大调和的重要性。

在修禅过程中,如果地大不调,地大的成分超过水火风三大,就表现为身体的沉重。身体欠佳之时可以观察检验,看是地大失调,还是水大失调?

地大失调表现为沉重,水大失调表现为浮肿,火大失调表现为内心烦躁、口干舌枯,风大失调表现为身体虚悬、头重脚轻。在修禅的时候,如果坐的时间太长,饮水不够,活动不够,可能会导致地大失调;如果行走的时间过长,又会引起风大与火大的增盛,使身体发热、头目虚悬。所以行坐要调和得当。

禅堂里几百年的规矩,行香、坐香、茶水、点心,按时按量地提供,是为了保证各位修行人调节四大,使四大在身体内部能够平衡运动。四大能够在身体内部平衡运动了,我们就坐得住,就能安心修道。

因此,要防治四大所成之病,重要的就是要在一行一坐当中安排好时间。坐的时间不能过长,行的时间也不能过长。还由于年龄的关系,年轻人多走一会儿没有关系,年老人多坐一会儿没有关系,这都要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善自体会,善自把握。

同时,随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热量。热量主要是指的食物。坐禅不能吃得太饱,所谓不饥不饱。如果坐禅坐了一两个小时,喝一杯水,吃一片饼干,补充了水分,补充了热量,对于坐禅很有帮助。不过,不要起贪心。特别是吃点心,点到即可,不能吃得太多。

吃得太多了,因为点心一般是干燥的食物,容易吸收体内的水分,体内的水分被点心吸收得过多,又会引起地水之间的不协调,坐下来同样不能安心。

同时,坐香休息时吃多了,又会妨碍正餐的进食。正餐不能进食,坐一会儿肚子又饿。所以既要保证正餐的定时定量,又要在休息期间补充适当的热量和水分,这样就能够保证四大调和、四大轻安,有利于做功夫。

其次讲讲五脏之病。五脏者,心、肝、脾、肺、肾。此处所讲的五脏之病,与上面所讲四大之病一样,仅仅局限于坐禅这项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病况,不包括在五脏在生理上的病变。

五脏的病,在坐禅过程中,直接与五官有关系。五脏是体内的各种器官和功能,人们不能仔细认真地去觉察,或者需要通过医生检查把脉,所以不容易知道五脏有什么病。

但是在坐禅的过程中,五脏与五官相联系,就容易知道五官有什么反应是五脏当中的哪一部分出了问题。

比如说,心脏如果水分不够,或者跳动不均,会直接反映到口里来,就会感觉到口干、苦涩,那就是心脏方面有病。因为心脏主口,或者说口由心脏来主管。

如果肺部有什么不调和,就是反映在鼻子上。因为鼻由肺主。流清鼻涕、鼻涕特别多、鼻子阻塞,这都是由于肺部不调和所引起的。

肝与眼睛相联系,眼由肝主。眼睛发涩,或者泪水多,或者不清楚,这都是肝的问题反映到眼睛上来了。

脾主舌。舌根由脾来主管。舌根与口本来是相联系,但是禅书上是把口与舌分开。舌根乏味,不思饮食,进食时感觉到没有味道,那就是脾不健康的反映。

肾主耳。耳鸣,坐下来耳朵嗡嗡发叫,有各种声响,这是肾虚的表现。耳由肾主。

五官有什么毛病,进而要向内看,向五脏看。五脏不调,所以五官就有反应。五脏不调的病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呢?还是与四大不调有关。

不管五官或者五根有什么不健康的反应,都与地水火风分不开。调和四大,才能保证身体健康,五脏功能协调运作,五根能够清新明朗、轻安明净。

佛教把人体的组成部分归纳为最简单的四大要素,这不管是从病理的分析来说,还是从注意健康来说,都比较容易把握。

地水火风在人体上的反映既敏感又明显。地以坚为性,是沉重坚硬的;水以湿为性,是湿润流动的;火以暖为性,是提供热量的;风以动为性,表现为身体的运动行走、呼吸等。

这些都非常容易感觉,容易判断。身体有这些不同的感觉,我们就知道怎么样来调整身体。是该补充热量?是该补充水分?是该进食?是该休息?很容易找到要害。

第三是五根之病。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其病相与五脏对五官所产生的现象大体相同。禅书上只是为了比较细致地观察坐禅时身体上的种种变化,便于调身时容易把握,所以又分为五根之病。实际上五根的病在讲五脏之病已经都包括在内了。

总而言之,这三个方面的疾病,以调和四大为主。能够使四大调和,坐禅时的各种疾病,一是可以防,二是可以治,所以叫防治禅病。各位一定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是禅病,不是一般的疾病。和一般的疾病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搅和在一起。如果把一般的疾病与坐禅的疾病搅和在一起,往往两个方面都不能妥善防治。

人生是苦,修行的目的是要解脱人生的痛苦。在解脱痛苦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和四大,又会在痛苦上产生更多的痛苦。修行一方面是要精进不懈,一方面又要注意身体所能承受的程度。有的人身体好,承受能力强一点;有的人身体差,承受能力也差。如何调和四大?如何防治禅病?都要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而定。作为我们出家人,要调和四大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因为出家人的生活有规律,饮食也比较单一,没有太多油腻的食物,没有太多刺激性的食物。有一点刺激性的食物,顶多不过是吃一点辣椒而已。在家人就不同了。当然,有许多信仰虔诚的居士完全素食,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对于那些不吃素的人来讲,要调和四大有一定的难度。进食的时间不能准时,进食的品种经常变换,进食的场合也不稳定,而且食量有时多有时少。有这诸多原因,要想调和四大,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相对来讲要难一些。所以提倡素食,提倡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提倡过一种清净的生活,不仅仅是有利于修道,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病从口入。一切的疾病,大多数是从食物中来。特别是现在,科技发达,农药化肥品种繁多,一切农作物的种子都在退化。功能在退化,生长的能力在退化,离开了化肥农药就没有办法生产蔬菜、粮食、瓜果。因此,对于究竟选择什么食物要慎之又慎。

再说到动物,那就更可怕了。听说现在鸡、猪等肉类食品,化学的成分特别严重。过去一只鸡要长一年或者六七个月的时间,现在一只鸡从孵出来到能生蛋只要三个月时间,而且还特别肥大。那是怎样导致的呢?就是因为喂鸡的食料中有激素,有添加剂,使鸡可以超常地生长,可以超常规地投放到市场满足大家的需要。看起来这是做了一件好事,实际上是做了一件大大的坏事。一切的事情如果违反了自然规律,一定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我们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太多太严重!人类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有各种各样地问题,那就是自然在报复我们,这个苦果还不知道要吃到哪一天为止。阿弥陀佛!(2007年2月2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一人与万人敌,在今人则不行

用功的人,谓一人与万人敌。这一句话,在古人最好,在...

临终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门

有一次,我到一间道场,那间道场一向是打禅七的。咦!...

一击忘所知——香严禅师的悟道因缘

香严禅师和沩山禅师同为百丈禅师的弟子。香严禅师对于...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

何谓邪想坐禅

我们打坐的时候,会出现这种魔事,这个《释禅波罗蜜》...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

电脑程序员的十条禅法

程序员是一份特别辛苦的职业,也是一个承受各种压力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今晨安详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虚云和尚法子、中...

中国禅宗的起源

少年时代的净慧长老 我今天所讲的禅,不是六度禅波罗蜜...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

净慧长老:做命运的主人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

【佛教词典】五种舒手惠施依处

【五种舒手惠施依处】 p0284 瑜伽四十七卷三页云:当知...

【佛教词典】具戒

【具戒】 p0823   集异门论二卷十二页云:具戒云何?...

舍利乃戒定慧所成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此名现绝不用)此云身骨。此...

砍树取果

在一座宫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且茂盛的树,结出的果实...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有一种积蓄,是自己能带的去,别人夺不走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

去市场买肉,该怎么做才如法

问: 师父慈悲,我这个问题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因为没...

真正的拥有

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

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

关中精进,成绩不著并不可怕,可怕处在于诸邪缠身,不...

深圳千人齐贺本焕大和尚105大寿

每年此时弘法寺热闹非凡,一个世纪老人的生日牵动了各...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