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

2017/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

关中精进,成绩不著并不可怕,可怕处在于诸邪缠身,不能自控,或许因此而耽搁一生。今总结著邪之因如下:

一、克期速生愿

恳切祈愿,克期求生。以此躁妄祈求之心,而召感魔事。不知弥陀大愿,临终接引,急迫求生,而不安心等待,故召斯祸。如印祖云“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印祖文钞三编下册—复念佛居士书)

二、急求三昧愿

急求速成念佛三昧,现前得证圣果,随愿自在往生。不知末世凡夫,业障重重,全赖弥陀大愿,临终带业往生。不识身份,急迫狂躁,结果只能是欲升反堕,召感魔事。念佛应当安住当下,保持一向专念之状态,唯愿临终往生,别无祈求,若利根者,功夫成熟,或可当生成就三昧,既使不成,亦得带业往生,必无着魔之患。

三、紧密念佛行

为速成一心而勤勤用功,由于用心过紧过久,超过自己心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而心力惶愦召感邪缘,或急猛之行快速激发众多恶业种子,使其同时现前障碍,从而不能自控。用功须渐次增加,不可有急功近利之心。如天子欲夺诸侯之权,不可顿行也。

四、召冤共修行

有云不超度完冤亲债主不能往生者,于是很多人都忙于超度,而且是召债主来与自己一同诵经念佛,为他们立牌位,给他们回向。效果果然明显,大多都有感应,来了很多冥界众生,而且来了便不去,整日跟着行者,使其四肢僵硬,目光呆滞,嘴唇发青,眼圈发黑,自言自语,恍惚不能自控,俗言精神分裂,佛语著魔发狂,可不悲哉。 净土法门特征就在于带业往生,有业就有冤家,有冤家就会来障碍酬报,若云不超度完毕就不能往生,即是清空罪业方能往生,即与带业往生相违。与祖教相违之言当然不必遵行。因此不必在意冤家债主,只要安住信愿念佛,自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何得鬼不障道而自障其道耶。

五、好神异之心

1、期待见:有人不安于平淡,常常期待出现过人境界,比如现前见佛菩萨、见光、见华、见鬼神、得神通等等。

2、相似见:行者稍有异相,便自认为境界出现,从而用心推寻。比如耳边听到说话,便认为是佛菩萨在教导自己;耳边听到佛号,便认为是不念自念而欢喜倾听;心中浮现比丘形象,便认为是观音菩萨现比丘身来加持自己;身体出汗,便认为正在消除业障;头顶发热,便认为佛号功德在打通百会穴,可以自在往生。此中退寻思惟,使平常事变得不平常,亦成期待之心,从而召感邪缘来附。

六、悲喜之心

或有惭愧感恩之心猛利者,时时表达为悲泪如雨,亦是召邪之因。

七、闭目静坐

或有念佛喜闭目静坐者,所缘佛号亦必微弱,阴性气息笼罩身心,此时容易召感境缘,道力不足、道眼不明者必受惑乱。

八、宿世因缘

或有今生修行之心无差,而宿世冤业自现者。当见到过人境界,便执著真实,或欢喜恋着,或恐惧不安,思惟计较,种种挂碍,被境界指挥言行,随境界转动身心,自然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应当安住平淡,自念自听,唯愿临终佛来,更无任何期待。一切异相、一切境界皆如水上浮萍、天上浮云,聚来去散毫不挂心,如风过疏竹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而潭不留影,如此用心,则决不召邪。

若境界猛利,已被严重干扰或控制,当有惭愧忏悔心,有慈悲度脱心,又不必在意理会,甘心受报而不瞋心抗拒。应专心修念佛诵经等内善,并兼行持戒、放生、供养等外善,求愿往生西方,亦兼回向债主。如此心行,时节成熟,或能待时离去,既不离去亦不障碍往生。

古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可知着魔危害之大。古来大德,几十年穷参苦究,不开悟不住山,不破参不闭关,以不开道眼不免着魔故,以着魔则此生耽搁故。而今之人,心狂气躁,急功近利,平时不真用功,只想一口吞象,既无定力基础,又无明白道眼,若是十日、二十日之短关,尚可忍受,若是长期之关,则难免魔害渐生。魔害一生,则魔王多子,解脱无望矣。

东林净宗学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念佛法门了生死之易

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

怎样建立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怎么样建立信心?一般来说,从信心建立来看有两种类型...

不重视教理,最严重是净土宗这一块

看第二段,就讲出当初的一个错误的知见,有谬云:年少...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

星云法师:不要让阿弥陀佛代替我们报恩

佛教道场往往对发心捐献的信徒说:「功德无量!将来阿...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

印光大师嘉言录--赞净土超胜

●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前面是讲人,这里讲...

睡眠者,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炒股障碍修行

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

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

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经过修行,还...

【佛教词典】转染依净

前言世间,皆由业造。而一切业,皆是染污,兹明出世。...

【佛教词典】六种印

谓布施、戒行、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六...

临终之日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送终是大事,一切众生都迷惑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萨就...

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同一个菩萨吗

观自在是我们因中修行的一个方法。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名...

星云大师《禅师与禅诗》

训导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很荣幸被邀请到...

如何区别真心与妄心

什么是真、什么是妄,佛陀再加以详细的料简。这地方有...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

黄瓜--厨房里的美容剂

黄瓜,厨房里的美容剂 别名: 花瓜、胡瓜、王瓜。 性...

佛经中有些与世间常识相违,该如何断疑生信

问: 弟子读《长阿含经》前三分皆欢喜生信,叹未曾有...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

数字是个魔术

数字会说话,数字是个魔术!现在已经到了数码的时代,...

净界法师:精进佛七开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