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戒邪淫七步曲

2013/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所以第一步就是知苦,若没有深切感受到邪淫的危害和痛苦,甚至反而认为邪淫是快乐的,那一切无从谈起。多数人是亲身受了邪淫的苦害后,确实想回头了。但也有一些福德慧根深厚者,自己虽然没有犯邪淫,但从经典中和别人的经历中,一见便知邪淫之害。此是人中良马,不可多得。

二、知苦之后要立志

没有强烈的志愿,随波逐流,“顺其自然”,不可能成功。立志有各种起因:或者是吃苦吃够了,或者是要报父母恩,或者为了成就学业,或者为了现生富贵,或者为了平安,或者为了如意眷属,或者为了得生天界,或者为了助修佛法,或者是为了节省精力救度众生……或一或二或多,种种不同。可以自己问自己,是否想戒,为何要戒,反复想明白了,决心定了,就成功了一半。

三、明理

切实了解邪淫的危害和不邪淫的福德果报,才能坚定信心。《欲海回狂》等书籍就是明理的助手,值得反复阅读。后学在校订这些书时,受益匪浅,深有体会。更详细的,可以参见佛言祖语中有关戒邪淫的格言开示等内容。在明理中,知道欲望只是一种习气,不是本能,很重要。

如果按西方一些观念说淫欲是本能,那么本能与我同体,如何对治?戒除就成了压抑,结果只有宣泄一途。这就是根本原理的错谬,导致实践方法上的偏邪。佛法则指明欲望只是一种习气,那么习气则是可以转变和消除的。明白了邪淫是敌非我这一点,下手戒除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了。最后,还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明白邪淫的习气是非常厚重的,一定会有反复,不能掉以轻心,又要知道自性力和佛力真实不可思议,一定能转变这种虚妄的习惯。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立志好比定了方向,明理好比明了路途,方案就是出行计划。如何远离和断除容易诱发习气的邪缘?逐步培养定力的日课安排哪些内容?如何积功累德、将功补过?邪淫习气重,是邪淫的业造得多。如果不积极将功补过,在断邪淫的道路上会事倍功半。大致方法是对治性地做一些戒邪淫方面的事情,比如随缘劝诫、写文章、编辑助印传布这方面的书刊,宣传戒邪淫方面的网站等等,可自选其便。凡事预则立,如不认真制定方案,志愿很可能落空。在订方案中,一方面要认真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方面要善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教训。在开始阶段,方案不必过于求完美,可以在实践中逐步修订,增强实效。

五、要善于借助外力

戒邪淫誓言中有两句话,自力微弱,佛力堪凭,单修多退,互助有功。古人说,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有些人以借助外力为耻辱,这是不全面的。完全依赖别人固然不可取,但一点不肯靠人也是不现实的。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学习工作,哪一件不借助他人之力?何必一说修养,就耻谈他力呢?就算是最崇尚自力的禅宗,也离不开善知识的指点印证(他力),何况断邪淫习气?

你可以借助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力量。当然,信不信佛法的都可以试试借助佛菩萨的力量,念念佛号或读诵佛经,看有没有效果。再者,要常与善友交流。人都有奋发之志,但如果没有善缘护持,半途而废的很多。所以,常把善书阅读,善与善人交流,都是借他力自我熏习的好方法。

六、善于调整心态,防止偏差

志气要刚,心态要稳。急于求成是一忌;出现反复和失败就灰心是一忌;初有成效过于欢喜,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入魔界历练一番,更是大忌。准备好持久战,从粗重的邪淫到较轻的意淫,突破一关是一关。

七、初步成就的迹象

有些网友问,到底有没有戒邪淫成功的?戒邪淫成功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说彻底戒邪淫成功,那已经成圣人了,暂且不谈。只说戒体有初步成就之象的,根据后学四五年来对一些朋友的观察,是不少的。怎样算是戒体初步成就了呢?主要体现在:

1、平时不思邪淫之事;

2、无意中邪缘邪境现前时,马上警觉和远离(这是戒体的自动作用);

3、若邪念种子被触发并有持续之状态时,马上能想起邪淫的种种危害或自己以前吃过的苦头,并能以掌握的种种对治方法熄灭邪念。到了这个阶段,确实很不容易,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邪淫习气浅的不需要如上种种曲折努力,就有如上戒体,此是宿世根深。但这里面有个别人可能会认为,邪淫也没什么呀,我不搭理它,它也就无可奈何了,甚至写文章让初步戒邪淫者不要太刻意对治。不理睬邪淫习气,此见甚高,但没到一定程度,你不理睬它,它来找你麻烦,初学者若没有对治方法,必然束手就擒。还有的初步有了这样的成绩,就开始大意,认为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这样很危险。须知现在的邪淫之缘很多,而我们的内心邪淫之种也无量,一旦遇到一些特别强的邪淫之缘激发了较重的邪淫之种,又加上警戒已丧失,后果实在不堪设想。所以不但不能松懈,还要更进一步,全面提高戒定慧之力,如果能加上净土修行,那么必然一生不退,永不再受邪淫之苦。

印祖戒邪淫语录:

每日除了己职分外,专心念佛名号。朝暮佛前,竭诚尽敬,恳到忏悔无始宿业。如是久之,当有不思议利益,得于不知不觉中。《法华经》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亦然。是知能至诚念弥陀、观音圣号者,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也。又现今乃患难世道,须于念佛外,加念观音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之转回。庶不至宿业现前,无法躲脱耳。更宜常阅戒淫因果报应之书,远离狂荡匪鄙之友,则内志正而外诱绝,净业自可成就矣。勉之勉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欲望来了怎么办?你需要这十五个退欲灵丹

对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于未然,在你被淫欲控制将要手淫...

浅谈戒除邪淫的意义与方法

邪淫乃万恶之首,古往今来多少人深受其害感情不顺,家...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没用

看周围的环境,邪淫的事件多,而显著的报应却似乎看不...

如何对治自己的情执贪欲

问: 请问如何对治自己对于情执的贪欲? 答: 情欲是缘...

乌龟与野狗

有一次,释尊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个修行...

阿难示现的是凡夫,还是初果的圣人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玄奘法师取经成功的两件法宝

玄奘法师在去印度求法的路途中,在一座庙子里碰到一个...

黄庭坚戒淫发愿文

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

顺境逆境都不能忘记求生西方

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

【佛教词典】山门

(术语)寺院之外门也。宋史曰:法驾临山门,黄云覆辇...

【佛教词典】真实僧

行宗记·释皈敬偈:“初果已去,名真实僧。”(戒疏记...

消费与惜福

消费这个词里的消有灭的意思,费有福的意思。人们每时...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己一 弟子修六事上品生 庚一 修行 佛告优波离:是名...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宋代有个荆王夫人也是站着走的,有人神游极乐世界,还...

经常面对灾难事件而又没办法帮助他们,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120的护士,经常面对各种突发灾难事件而...

【推荐】念佛越念越没滋味,那就糟糕了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声,今年变成二千声,明...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修学。怎么说呢...

圣严法师《放焰口做什么》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饿鬼。鬼道众生分为三等: 1.在...

错失良机的吴引之

民国时,苏州有位吴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谁是高僧

普陀山有三大寺,我们现在第二大寺法雨寺的山门口,前...

生活的迷失与觉醒

现在有不少人学佛是从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如果从功...

凡夫应当先求往生后才来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发大心,要在此世间度人...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