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杨岐灯盏,宝寿生姜

净慧法师  2022/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杨岐灯盏,宝寿生姜

我常讲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首先要有信仰。一个人要有真正的信仰,真诚的信仰。信仰是自己的事,不是做给人看的。要从内心深处信佛,信法,信僧,信因果,信轮回,信善恶报应。信仰以“信三宝”为核心,在三宝的指引下,正信因果,正信般若智慧,正信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菩提心,正信生死轮回的解脱。这是信仰的完整要求。

信仰不是自私自利,信仰是要大公无私。信仰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信仰是要自己默默地去做。天天反省自己,今天做了几件事,有没有错因果?有没有违背良心?有没有违背道德?修行的人天天能这样反省自己,道心自然日益坚固,功夫自然相应得快。如果不知道从根本上反省自己,做错了事都不知道,说明自己对佛法还没有真正的认识,没有真诚的信仰,仅仅是应付门面、摆摆样子而已。

有了信仰就要讲因果,因果是我们做事情大公无私、公私分明的保证。佛教弘扬的优良传统,讲的就是因果分明和大公无私。有许多寺院的库房往往都挂着这样一副对联:“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说的就是宋朝有名的杨岐禅师和宝寿禅师的公案。他们在因果分明和大公无私上为我们作出了千古的典范。

杨岐禅师在参学的时候,帮着常住管理财务。古时没有电灯,都是点油灯照明。杨岐禅师每天晚上都要在油灯下记账,也要在油灯下诵经学习,乃至照明生活。杨岐禅师是一位非常认真的禅和子,为了做到公私分明,他准备了两盏油灯,两个油瓶。杨岐禅师每天晚上做账,就用从库房里领来的灯油点灯照明。账记完了,自己看书学习做私事时,就用自己掏钱买的油点灯照明。没有任何人要求他去这样做,完全是他凭着自己的良心和因果去做的。

古人都有“慎独”的精神,即使一个人在房间,没有任何人监督,也绝不做违背因果、违犯戒律的事情。因为他有良心在监督,还有护法神灵在监督,举头三尺有神灵,不可在暗室中做亏心事。杨岐禅师这种公私分明的精神,成为丛林千古以来学习的典范。“杨岐灯盏明千古”,杨岐这盏公私分明的灯千古以来光明闪烁,照亮着丛林寺院的清规,照亮着每个僧人的天理良心。

说起来惭愧,在今天的寺院也许有个别的人还有这种精神,大多数人已经做不到了。电费都是常住在掏,个人超限、超规定用了电,是否有人掏钱?即使有这种有道心、讲因果的出家人,他们都是默默无闻地在做,而且只做不说。

与杨岐禅师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宝寿禅师。当时他就住在黄梅五祖寺,在师戒禅师任住持期间帮着管理库房。这位宝寿禅师也是极为认真,大公无私,对待任何人都是公私分明、一律平等。有一天住持师戒禅师感冒了,就叫侍者到库房里取几片生姜煮姜汤发汗去寒。侍者到了库房取生姜时,宝寿禅师对侍者说:“姜属大众所有,和尚私人要取姜煮汤,必须拿钱来买。”侍者只好空手回到方丈室,将情况向住持师戒禅师如实禀报。

师戒禅师听后也不生气,便让侍者拿钱去买姜。这件事在今天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一个是执事铁面无私,住持也好,清众也好,只有规矩,没有人情;一个是住持带头遵守,规矩是以住持为首的人带头制定的,住持自己就要带头遵守,管库的人要你拿钱去买姜,自己就要按规矩办事。这个公案也流传千古,所谓“宝寿生姜辣万年”。

今天丛林的库房挂这副对联,就是要警诫后人明因果、守良心,管好常住的一草一木。今天的人听起来也许没有切肤之痛,也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我这个八十岁的老人虽然没有用生姜发汗的习惯,但也点过油灯,在油灯下记账、诵佛经、练书法、学唱念。讲这两个公案,是要我们想到当时做住持的人与执事之间那种和谐、默契、讲原则的精神,在今天还要坚持下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师戒禅师,他受到管库的宝寿禅师这样严格的要求,内心并不是耿耿于怀,而是觉得这个管库的人是个可用之才,放在心上。过了一段时间,江西洞山要请方丈,那边的地方官来到五祖寺,希望师戒禅师能推荐一个人到洞山去当方丈。师戒禅师就给常住的班首讲:“我看那个卖生姜汉倒是可以去做洞山的住持。”这是何等的眼力、何等的风度、何等的作为!

因果二字、公私分明,时时要记在心头,处处落实,这样常住才能兴隆,大众才能安和,道风建设才有希望。从世俗来讲,要讲因果,就要讲良心,有一片善良之心,有一片天理良心。这片天理良心,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只是没有时时检点,没有发现,所以有时候就会放逸,有时候就会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违背良心的事。在今天的社会,违背良心的事太多太多。每天打开报纸一看,好事有很多,可违背良心的事也是层出不穷。人心到了没有良心的时候,人心到了不讲良心的时候,那就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欺天灭地,杀人放火,偷盗抢劫,奸淫贩毒。人类像这样下去,哪里还有好日子过!所以国家提出要和谐,和谐就要讲良心,就要讲道德,这样才能和谐得起来。良心是道德的保证,道德是良心的落实。

做人的这八字方针,一个字都不能丢,一个字都不能少,这是每时每刻的事情。说是八个字,并不是说分开一件一件地做,这八个字是一个完整的修养体系、修养过程、修养要求。“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我们僧俗二众都要把它当经来念,一天念个十遍八遍。每天检查一下,我做到了哪几点?哪几点还有距离?有距离的跟上去,没有做到的要补上去,做得好的要做得更好。天天不能忘记,时时不能忘记,念念不能忘记,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做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做事业的人。

前天晚上讲到德山宣鉴禅师向老婆婆买饼,“既然三心不可得,问君买饼点何心”。这是一个禅宗史上非常有名的公案,我把“德山宣鉴”讲成了“龙潭崇信”,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差,有时难免会记错。以讹传讹也有因果,这个因果可就大了。所以讲话一定要有根据,不能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那是有因果报应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每日吃鸡贪口欲,转世为猪偿杀业

纪晓岚先生笔记上记载:河北新镇县文安城王氏的姨母,...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

受驴身偿债五年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既不执着又能精进,这个矛盾怎么处理

问: 师父,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说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宝...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

【佛教词典】有边无边论

【有边无边论】 又作边无边等宗。为外道十六宗之一。即...

【佛教词典】南泉牡丹

(公案)陆亘大夫与南泉语,话次,陆云:肇法师云,天...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耆域的感叹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

满愿第一的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

像死人一样做功夫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修行要勇于对治自己的习气

一个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时确诊并实施有效治疗,学佛...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来示云,时当末法,彼邪见魔党,往往身泰体健。而正信...

弘一大师《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

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

问: 请问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因宗门下佛来佛斩...

【推荐】供养地藏菩萨能获得十种利益

未来和现在的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