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乱

净慧法师  2023/10/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乱

作为我们用功夫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应该怎么样来对治修行过程中的昏散两种障碍呢?昏沉,表现为无记性和昏睡。无记性就是说坐在这个地方心念不分明,像是在打妄想,又像没有妄想。心地这盏灯,没有光明,所以是暗昧。暗昧,一是无记,一是昏沉。用什么来对治呢?古人说用“惺惺”来对治。惺惺就是观照的力量,就是智慧的力量,就是觉照的力量。有了惺惺,还要“寂寂”。如果意念掌握得不好,观照的力量过度了,往往又会产生妄想。所以,在惺惺的同时,又要寂寂。寂寂者,就是稳定与安静。

惺惺与寂寂这两者要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惺惺中有寂寂,寂寂中有惺惺。从结果上来说,那就是定慧平等、定慧等持;在用功的过程中,就是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把握好这个度不容易。

永嘉大师有四句话,对运用惺惺寂寂的方法,给了一个界定。永嘉大师说:“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这四句话,就是惺惺寂寂的四料简。

“惺惺寂寂是”,就是说在昏沉严重的时候,观照的力量要强一些。在观照力量强的同时,又要防止乱想,乱想就是妄想。昏沉多了,怎么来调整,怎么使昏沉减少,使观照力加强,那就要以惺惺为主。同时,也要保持有安定的状态,所以说“惺惺寂寂是”。是者,对也,这样地来对治就是恰到好处。

反过来就是“无记寂寂非”,如果寂寂变成了昏暗,变成了心识的暗昧,那就成了无记。无记者,既非惺惺也非寂寂,不可界定,是为无记。无记寂寂就不是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寂寂惺惺、惺惺寂寂。

“寂寂惺惺是”,有了乱想怎么办呢?就要用定来对治,用寂来对治,就是寂而照。有寂有照,这样地来处理乱想多的情况,就是恰到好处。

反过来就是“乱想惺惺非”,如果在惺惺中没有把握好,成了妄想,成了乱想,尽管也是惺惺,但是这不对,非也。

何时应该把寂寂放在第一位,何时该把惺惺放在第一位,那就要看用功过程中心态的状况如何。比如我们在初入座的时候,一枝香止了静,这个时候的心境,应该是昏沉比较少,意念刚好收拢来,这时候就应该使用寂寂惺惺的方法,以寂为主,寂寂惺惺。如果整枝香,精神状况都非常好,没有昏沉,那就一直坚持寂寂惺惺的方法。如果坐到一半,昏沉来了,就可以换一个方法,做惺惺寂寂的功夫。

在使用过程中,运用惺惺的时候防止乱想,运用寂寂的时候防止无记。这两种方法交替地使用,就是我们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在管理此心,也就是在牧牛,就是在做如何使照体独立的功夫。照体就是心体,要使照体从妄想中独立出来,从分别中独立出来,这是一个长期的功夫,绝对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做到的。古人用功夫都是几十年的时间,所以用功夫要有长远心,不畏寒暑的变异,不畏环境的迁流,但念无常,慎勿因循。

如何使我们的生命从无常中获得自由,使我们的生命来一次真正的解放?解放实际上就是解脱。解脱了,我们的生命就会自由自在。解脱什么呢?就是从烦恼的枷锁下解脱出来。烦恼从何而生呢?烦恼就是从妄想执著而生,有了妄想执著就会有烦恼。妄想执著从哪里来呢?从分别心而来。分别完全是一种主观计度,本来没有的事,一分别,一计度,问题就来了,烦恼就起来了。烦恼起来了,我们的身心就不得安宁,就不得自在。

这都是我们每一个人有过的经验。如何使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心灵不为烦恼所困惑,所困扰?就要好好地用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

以三见阐明破三关

修行要在实行,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此事无形无相,...

修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它会障住你,你就是迈不过去

比如说有些人,他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他非常的愚痴,这...

像死人一样做功夫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记忆力差该怎么办

问: 记忆力差怎么办? 万如法师答: 经文咒语记不住,...

【推荐】达摩大师血脉论

达摩大师血脉论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无常不是说着玩的,要正确去面对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入禅之门第四讲:六祖禅法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师...

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

【佛教词典】四种顺解脱分

【四种顺解脱分】 p0453 杂集论十三卷五页云:又有四种...

【佛教词典】话头公案

(术语)宗匠话头所成之公案也。公案者,参禅者可研究...

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种心态,二利的心态能够...

假借生灭的因缘,成就不生灭的清净功德

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

不能忍,烦恼就会更多

我们都知道,「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如果我...

天台八教丨别教

别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对象是三界外的...

起床到上班之间的两小时该怎么过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上班族,总占人口一半以上的比例,...

本来面目

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灵...

事忏的三个种类

一、责心忏自责己心,令生厌离。 二、作法忏向清净大小...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还要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

七不出八不归,你误解了多少年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

学会放松,是成功路上关键的一步

安南曾是一名普通律师。刚入行时,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