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风险的投资

济群法师  2014/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没有风险的投资

布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施舍。《摄大乘论》云:“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布施又有不同内涵,如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帮助他人;法施,是以所学佛法及知识技术帮助他人;无畏施,是以仁爱慈悲使众生获得安全感。布施不仅能利益他人,也能使自身获得极大利益。一方面,布施能帮助我们破除悭吝。

凡夫贪著财富,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往往因悭吝而不愿施舍。哪怕是平日几乎用不着的物品,一旦要送出去,又觉得它重要起来。布施,正是克服悭吝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布施还能广种福田,改变贫穷之因。凡夫目光短浅,以为布施一点,自己就失去一点。殊不知,布施就像农民播种,每一粒种子,都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如果说种田还可能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减产,但耕种福田却毫无风险,必能获利。

发心越广大、越纯粹,收获也就越大。那些在春天舍不得播种的人,秋天能有收获吗?他们若知自己因悭吝而错失良机,必定后悔莫及。不少人一生为贫穷所困,正是因为往昔不愿布施所致,倘若不从现在开始努力改变这一业因,贫穷状况将难以改变。就像在贫瘠的土地上,无论怎样努力耕耘,都难有所获。唯有从改良土壤着手,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说,布施既能破除贫穷,也能使人生拥有福德。

对于修习布施法门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要特别加以注意。有些人布施是为博得美名,以此沽名钓誉;有些人布施是因有愧于人,以此换得心安;有些人布施是为显示富有,以示高人一等;有些人布施是为逃避厄运,以此破财消灾;有些人布施是为受人拥护,以此笼络人心;有些人布施是因争强好胜,以此自我炫耀;有些人布施则为功利使然,以此作为盈利方式。在佛教看来,这些布施都是不如法、不究竟的。虽然也能带来相应利益,却会因发心偏差导致种种后遗症。

所以,布施也要在般若引导下进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如法的布施,是从慈悲心出发,以智慧观照世间需求而修布施。在布施时,则不住施相,不认为我是施舍者,对方是受惠者,也不执著自己施舍给他多少财物等。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虽行布施而不住于相,其功德如虚空般广大无边,不可穷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卖身割肉供养誓成佛

一日,世尊欲为大众开示涅槃的胜妙功德,以大悲心宣说...

星云大师《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一九五二年起,我负责编辑《人生杂志》,前后有六年之...

技能与家财

从前印度南面海边,有一个名叫那梨的国家,这个国家的...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逆境现前是否也要违心接受

问: 逆境现前,比如下岗,是否也要违心接受? 济群法...

训练心的定力

所谓定,简而言之,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即...

如何看待现代人的健康

问: 您在各地演讲时,经常谈及身心健康、幸福等问题...

佛陀的出家是为了什么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宫廷享受着锦衣玉食、不知人...

【佛教词典】世间极成真实

【世间极成真实】 p0512 瑜伽三十六卷八页云:云何世间...

【佛教词典】雾

【雾】 p1447 俱舍论一卷六页云:地水气腾,说之为雾。...

梦参老和尚《弥陀心法》

错误的观念 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最近一段时...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波斯匿王迷恋他人妻子

波斯匿王有一天在城里巡视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一位年轻...

念佛诵经得菩萨慈护延寿

我从1992年夏季开始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时刚刚学...

金刚经的40句名言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

这个嗔恨心的破坏力,危害性最严重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

以六根当所观境

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难尊者的疑惑。阿难尊者的疑惑有...

捕鸟人

过去有个深知鸟性的捕鸟人,每次外出捕鸟不曾空手而返...

修白骨观的三个阶段

白骨观即观想人的身体成为白骨的修法。贪欲炽盛的众生...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万物皆有所用,无需自卑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