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济群法师:从麻木中苏醒

济群法师  2011/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所谓出离,就是愿离娑婆。它的心行标准,是对轮回的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任何留恋。但在今天这个物质空前丰富的社会,人们已经制造太多麻醉身心的诱惑,使心耽于其中,难以自拔。所以,现代人虽然觉得很累,在压力中不堪重负,但多半不会觉得太苦。因为随时都有新的刺激来转移痛苦,随时都有物欲带来短暂满足淡化痛苦,使我们在貌似快乐的幻影中疲于奔命,在种种物欲的刺激下日渐麻木。其结果,就是逐步丧失对痛苦的感受能力。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去“自讨苦吃”?为什么要去感受那些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须知,这种感受正是生命的保护机制。就像我们需要定时体检,才能及早发现疾病,把握治疗时机。同样,唯有保持对痛苦的省察,才能找到痛苦之源,及时进行对治。否则,到病入膏肓时,一切都为时晚矣。

怎样才能使我们从麻木中苏醒?这就需要时时念死无常,念轮回苦。因为死亡是生命无法回避的结局,而轮回则是凡夫无法脱离的轨道。正视这一现实,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才是对生命真正有价值的,什么才是人生的当务之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在五浊恶世里,众生的身心障碍特别大

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慧眼观六道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

人生最大的「爱别离」

在恒河边,释迦牟尼佛与几个弟子一起散步的时候,他突...

逼迫苦是娑婆轮回的常态

现在我们有时候有一种知见,也可能是现代人比较苦吧,...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学佛后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问: 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

正见对于修行非常重要

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解脱与正见...

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问: 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济群法师答:...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问: 解脱痛苦必须从心开始,那是被动适应环境变化吗...

【佛教词典】受随二无作戒同异

亦名:受随无作戒同异 子题:圆教宗受随二无作戒皆心种...

【佛教词典】永离欲

【永离欲】 p0495 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由彼识,永清...

注意足下 细微处见精神

日本的禅寺,往往都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注...

人生旅途要随缘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

让法宝流通起来

同修们看看这篇文章,流通经书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看到...

如何提升人品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才需要,在古代的社...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

造恶与造善之间的不同反应

有一个人当小偷,过了不久。他看上去贼头贼眼、贼脚贼...

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净土法门的修学,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解和行一定...

想持斋,但美味佳肴总忍不住要吃,怎么办

问: 我很想持斋,但面前摆着美味佳肴,总忍不住要吃...

金刚经的功德利益作用与十大威力

一、金刚经中佛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导我们对一切...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