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提升人品

圣严法师  2014/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提升人品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才需要,在古代的社会也同样需要。未来的世界究竟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谁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只要有人生存的时代、有人活动的地方,人的品质一定要提升。人的品质如果不提升,生活的品质也就无法获得改善。

提高人的品质

所谓人的品质,是指人的品格、品德与品行方面的素质。如果这些素质不能提高,人跟动物又有什么差异?动物和人最大的差异是动物没有思惟的能力。人从小就可以藉由各种熏习、教育、训练来培养内在的涵养以及外在的才能。动物当然也可以接受训练,但因先天条件的不足,局限了牠在品德、品格上的熏习。人身难得,是因为人可以经由各种的学习管道来提升自己内外在的品质。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人的学习生涯是没有止境的,这是一种终身学习,因此,人品的提升也是没有止境的。虽是泛泛之辈,只要肯用心学习,照样可以成为君子、贤人,乃至于圣者。孟子曾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就是这个道理。俗云:「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它的意思并不是指地位方面的高人一等,而是说在品行、品格方面,我们应虚心学习,使其优良更优良、高超再高超。人上人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他能以平等心待人,没有自私心、傲慢心等偏执心态。

人格的象征只有在人与人互动时才能彰显出来,所以在团体中,人品的高尚与卑劣就很容易看得出来,而在独处时则很难被发现。在今天的社会里,如果我们不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人品,与我们相处的人,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池塘里的阵阵涟漪

工商社会,一切便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藉由种种交通工具和传播媒体来传达彼此之间的讯息。在古代,因为这些工具的不便利,纵然人品再坏,影响层面也只不过是方圆百里,冲击面比较小。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举手、一投足,很快就会传遍千万里,最后演变成社会的大问题,乃至于国际间的大问题,有时候还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后遗症,对未来的影响很大。

换句话说,一个不当的行为,纵使经历时空的更迭,人的记忆也已淡忘,但历史性的影响还是会继续延续下去的。就像我们丢一块石头进入池塘时所产生的涟漪一样,石头大,产生的涟漪就大,石头小,产生的涟漪就小。然而,不管石头或大或小,都会让池塘的水产生波动而向外扩散,扩散到最边缘以后,冲击会再聚集回来,然后又扩散出去。如此周而复始几次之后,变得越来越淡,到最后受过震动的水面虽然恢复往常的平静,然而水面毕竟已受过震动,水中的生物也已受到影响,与未受过震动的水面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人品的提升是相当的重要。人品若不提升,影响所及又何止地球的一方呢?

影响子孙未来

提升人品,要由每一个人自身做起。但是今天的社会,大家的眼睛几乎都是往外看,很少有人会往内看。我们常会说,都是他人的不好、政府的不好、官员的不好、民意代表的不好,才造成今天社会的混乱;或说今天的黑道分子非常猖狂,造成我们社会很恐怖。但是我们冷静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能够保证绝对不会变成那么坏?当然每一个人都会拍胸膛保证。几乎每一个人都说过这样的话「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我从来没动过这个念头」。果真如此?不一定,因为没有人影响到我们,所以我们觉得没有问题。

假如有人影响到我们,我们的心态会不会绝对不变?这是很难掌握的。有很多重刑犯,在他没有犯案之前,跟我们一样,没有做过坏事。但是,由于种种因缘的配合,特别是逆缘的现前,于是在他的内心产生了各种反常的效应,最后犯下了重案,破坏社会的安宁。这种情形好像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生,其实是自己没有经常保持警惕的心,缺少危机感的心。假使我们能够经常检点自己的心,经常提高警觉,学会对外在的威胁利诱说「不」,就不会随波逐流终至堕落恶道。不堕落的人一定会自我要求,提高他自己的品质。

三种途径提升人品

人品提升运动在今天的社会里是非常迫切的。人人若不想提高品质,我们的社会将会混乱得不堪收拾。但是,如何提升人品?

第一,要认同提升自我人品的重要性,对自己的现在与未来,以及对自己的家庭要负责尽职。不要一味地将责任推给他人,也不能不检讨自己的错误却刻薄地指责他人。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要非常清楚明白,如果自己的品质不提升,很有可能会祸延子孙,不仅是后代子孙会受到基因的遗传,目前的子孙也会有样学样。为了使自己少制造一些人为的灾难,就应该提升自己的人格。

第二,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古圣先贤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虽然不是圣人,无法做到每日三省,也当每日一省。我们每天要反省自己当天或刚才的一言一行是不是像一个正常的人?是不是能够让人接受?不一定要成为模范或榜样,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像我们这样的人品,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够满意地接受?如果换成其它的人来看自己,他是不是能接受我们?

第三,在自己的生活中要有一些为人处世的准则。例如,什么是能做的事?可做的事?什么事应该想?什么事不应该想?害人不害己、害人也害己的事不应该做,也不应该想。利己不害人的事,勉强可以做。利己害人的事,不应该做。利己利人的事应该多做、多想。更进一步还要能够不为自己的利害设想。

做任何事,不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而是考虑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团体、对自己的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是否有利?如果对自己的家庭有利,对自己的团体无利,还是不行的。如果对自己的团体有利,对自己的社会无利,也是不行的。如果对自己的家庭有益,但不损害社会与团体,没有关系。换句话说,不要老是为个人的利害设想,要考虑的是人类整体的利害得失。

经常由这三个层面来考量,人品自然而然就会提升。假使做错事、说错话、动错念头,也就是说,不应该做的却做了,不应该想的却想了,不应该动的念头却动了,就要检点、要忏悔、要修正。如果常常做这样的反省,自己的人品自然会提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 其实,人生本味...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

受伤未尝不是另一种成全

清朝时,淄川有一个穷小子,腊月将尽,还缺吃少穿,他...

笑看得失,淡观荣辱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大」

举世之人大概都喜欢大,大文豪经典传世;大丈夫气概冲...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是经常听到一般人慨叹的话...

李木源:人生这部经最厉害

来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访问李木源居士时,正巧碰上居士...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了生脱死的门径--八关斋戒

第一节 什么是六斋日 八关戒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

圣严法师《爱语》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佛教词典】一心

(术语)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

【佛教词典】纥利俱

悉昙字 (hrīh)。又作纥利、缬唎。密教视此为金刚界...

世间四种可贵之人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

四十八大愿——(第34愿)皆得法忍总持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各别种类的众生...

星云大师《人有没有来生呢》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

放生巨龟得善报

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碍别人实际是障碍自己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 不能为...

心灵的宁静

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

【推荐】致癌的因素与防癌的食品

癌,是恶性肿瘤的总称。发生于人与动物体组织,器官的...

狐狸傲慢的启示

我今天我再讲一个故事听听。这个故事是这样,有一个书...

印祖为何反对女众出家

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说:至若女人有信心...

怀孕时可以念什么经

问: 请问师父,我现在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三个月了,想...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