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济群法师  2012/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济群法师答:乐观或悲观,主要和我们的性情有关,和成长经历有关,和思想深度有关,更和世界观及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关。悲观发展到极致,往往会走上绝路。很多哲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声名卓著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找不到人生意义,找不到未来归宿,也没有宗教信仰作为支撑。可见,悲观或乐观与物质条件没有必然联系。物质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是表面的,容易改变的。精神层面的问题,才是深层的,决定性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问: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答: 这个...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解读「生命的第一课」

2014年2月17日,成都各中小学正式开学。值得一提的是,...

入海采宝七难喻

世间人入大海采宝,会遇到七种危难:一者,强风从四面...

为什么有些大修行人转世后不如前生

问: 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问: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大安...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

僧人的威仪与形象也是度众方式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僧人也应该有僧格。作为三宝之一...

关于《六祖坛经》的真伪之辩

在《坛经》流传过程中,因为辗转抄录,数人编订,多次...

【佛教词典】知苦断集

谓了知生死果报之苦,而断除招此苦果之烦恼恶业。苦者...

【佛教词典】八亿四千万念

(杂语)安乐集下曰:净度菩萨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

「无常观」带给我们什么警惕呢

无常是灭的意思,当人的果报体、或者是畜生的果报体、...

国人对佛教误解有多深

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善导大师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开示了念佛人如何...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 那个...

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学家,劝告人们...

职场的战争

职场可谓众相俱全:有人积极奋进,有人打小报告,有人...

老是碰到跟你过不去的人

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是很亲爱的喽,没有问题。对冤家对...

有楞严咒就拥有一切

楞严经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着楞严咒而成佛,可以看...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

圣严法师《不要埋怨是业障》

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

大安法师:为什么要讲儒道之类的书

问: 望法师给我们讲点大乘经典,不要讲《文昌帝君阴...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