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李炳南居士《随师闻法记》

李炳南居士  2010/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道场是求道的地处,大家来道场,若不求道,只图热闹一场,这样什么好处也得不到。

‘道’是什么?‘道’人人皆有,而人人皆不晓得,所以必须求道。现在有现在之道,将来有将来之道,这么说,是二个道吗?不是,‘道’只有一个没有二个。以爬阶梯为喻,上一级阶是上了道,上十级阶也是上道,道只有深浅,并没有两个。如要到楼上,爬阶只上了二级或五级在一半就不走了,这叫不得道,没有究竟,必须走到楼上,才叫得了道。所以大家学东西,必须学彻底,如果半途而废,上不上,下不下,在当中叮当叮当,是没有用处的,要知‘求道’必须‘得道’,这是很重要的。

佛法三藏经典,浩如烟海,佛陀宣说了四十九年。要以短时内说完三藏,是绝无可能。同修们,若说要彻底逐步修行,这样行吗?当然行。但得心理有毅力,毅力就是恒心,受什么样的欢喜事不能变心,受什么样的挫折横逆也一样不变初衷,这样就一定能成功。万不能看见金元宝,心一生欢喜,道心就没了。遇著了烦恼,心中一忧愁,道心也退了,这样是不行的。必须不为欢喜与烦恼所左右,一直往前走。有这样毅力的人,实在少数。正因为一般人很难办到,所以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有一特别方法,不必吃多大苦,就能叫你得到‘道’的法门。‘有这么便宜吗?’有,但要看你信不信。

还没讲特别法门之前,先说明有关问题。要知道,学佛要彻底,必须断惑证真。最先要断的是见思惑,见思惑是什么呢?见思惑有一百六十多品,很难明白,既然难以明白,要断它就更困难了。经上有一比喻,要断一品惑就如同截四十里瀑流,那么因难。由此可知,断惑是很难办到的。若问本人活了九十六岁,学了七十多年佛,断了多少惑呢?跟诸位讲实在话,我一品惑也没断。但是,我有了‘特别法门’,什么特别法门呢?不用七十年,只要当生,十年、八年或三个月、二个月,就能成功。‘有这么便宜吗?’有!这特别法门就是净土法门。法门这般便宜,但却难信。这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而且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我个人修了很多方法没了门,只有靠这特别法门。

得了净土法门,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太多,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也非思量能够了解,只能用‘不可思议’这句话去体会。在此只有提出一个问题给诸位参考。试问,人人懂得自己的生死吗?人在六道中,此生是人,下一生不一定是人,或投生做鬼或变畜生下地狱,也许平时做了大善事,来生可以升天做上帝。但做完上帝,等过去之恶因现行,还得再轮回下地狱,在六道里面转来转去,并非人永远做人,上帝永远做上帝,是要来回转生,永远轮回不息,这叫六道轮回。这样说,不得‘道’还死不得。因为,现在死了,就不知要变成什么生物了!经上比喻六道是个苦海,在六道中,就是在海中头出头没。学了佛得了道,就可免去轮回之苦,叫它不生也不灭。而净土法门,就是脱离轮回最好的办法。

学佛与佛学不同,学佛是我们依佛的教化去做。佛学则是明了佛学经典,虽然明了,但没有去学。今日之下,研究佛学的很多,学佛的则不多,这样是没有用处。好比说食数宝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懂了佛学,必须去学、去修。那净土法门要怎样学?怎样修呢?

净土法门最简易的,就是持名念‘阿弥陀佛’。这一句虽然简单容易,但内容道理却非常深妙。所以世尊说此法门是难信之法。弥陀经上有‘众鸟演法’,这些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其外如七宝池之莲花亦然。念佛往生不是今天念佛,明天往生,没这么便宜。而且到西方极乐世界并非马上成佛,往生之后,托质莲胞,随个人功夫分九品。有的马上花开见佛,有的经宿即开,有的一日一夜乃开,有的数劫方开。在那里修行断惑,不会退转,因为环境好,蒙诸佛护念,还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等等利益。这些利益在短时间实在无法讲清楚的。诸位若要知道,可以去研究弥陀经就能明了。那么,这个法门,你得到了吗?‘我是得到了’。印光祖师——我的老师教我的。诸位可常看印祖嘉言录,自然就相信了。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多讲,但愿这席话可帮助大家深信净土,从此将心定住,一心念阿弥陀佛,将来脱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李炳南老居士文章列表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原文】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克论其要,唯戒...

东晋高僧慧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国人都知道两句诗:日照香炉生...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

印光大师:临终舟楫(白话文)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为了令其离开分段生死的虚假形体...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李炳南居士的皈依因缘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反...

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

忙人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

李炳南老居士:报恩要及时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儿子到了四十岁...

【佛教词典】四土

又名四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

【佛教词典】二力

(名数)自力他力也。为净土门所谈,以众生自身之三学...

修行的功德来自于「我愿意」,自然而然引发欢喜踊跃心

我们在长时间地修,无量劫来累劫地修,最容易的就是生...

藏六如龟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

野狐禅「不落因果」

《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

受持供养楞严咒的种种功德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

至诚恳切的心,启动了咒语的力量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

亲人是「冤家」还是「眷属」

小的时候在老家,我们那里有个顺口溜:土地是枷锁,儿...

心脏停止10分钟,知名画家死而复活

新加坡水彩画家潘再雄(66岁)因重病入院急救时,病情...

【佛学漫画】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

对佛生欢喜心

一时,佛在舍卫城,率僧众安居毕,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

杀生有十项罪状

一、心里巨毒,世代不绝。 二、众生都会厌憎他,眼不...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