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李炳南老居士:报恩要及时

李炳南老居士  2011/05/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儿子到了四十岁能出仕时,父母已是五、六十岁了,还有几年可以让你奉养?

以前的人,每年一进腊月,不许说衰丧话,怕残冬年景引起老人家的感伤。子路是血性中人,父母健在时,家里穷,子路时常到百里外背米回家奉养父母。后来作了大夫,每餐吃到三、五鼎丰盛的饭菜,就落泪不止。欧阳修在《泷冈阡表》里提到他的父亲在祭祀时必涕泣日:“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父母健在时,奉羹一碗,胜过死后的五鼎祭品。趁父母还在,多尽一些孝,别说爱国家、爱社会的大话。若能帮助父母往生极乐,则是第一孝。瞒心昧己,以不义之财供养父母,是大不孝。家穷只能煮一碗豆子,烧一碗水,菽水承敬父母,可是能站住人格,也能扬名声,显父母。在外面若做不好,别人就会在背后,骂你“三字经”,污辱了父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李炳南老居士文章列表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

你能否刻画出自己父母的形象

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位画家为表孝思,既然父母没有留下...

印光大师论孝道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

女儿的礼盒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5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

比佛更大无上福田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

孝亦有道,方为孝道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经常听孔子讲孝,就暗暗下定决心,...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忙人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

【推荐】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

【佛教词典】高峰显日

(1241~1316)日本临济宗僧。敕谥“佛国应供广济国师...

【佛教词典】覆俗谛

(术语)世俗谛,新曰覆俗谛。覆者覆真之义,覆真理之...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

末法时期还能发轮回度众生的愿吗

净土祖师讲愿立则道业可成发愿为先。那我们该发什么样...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学佛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

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 依起,三皈依是皈...

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经文】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

佛门孝子通琇国师度化母亲

清朝玉琳通琇国师,俗姓杨,是江苏延陵望族。明朝万历...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

我不是佛

有一秀才,住在寺中读书,自觉听明,常以禅机和赵州禅...

修不净观会不会生病

问: 请问师父,修不净观如果说观到内脏腐烂的话,会不...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