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经千万不能随便乱放

梦参老和尚  2016/0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经千万不能随便乱放

像我们凡夫,没受菩萨戒的,只受比丘戒了,造罪非得造成事实,杀人,得杀死,才算犯杀戒;杀人没杀死,把他抬到医院去,以后在医院死的,你不犯杀戒,只犯伤人罪。

为什么要学戒啊?戒的开源很多啊,你不学不知道啊。一开口,犯业了,又一来,又犯戒了,没那么容易!犯戒也不容易啊。要五缘、或者六缘、或者七缘,几缘成犯。如果大家看看弘一法师的戒相表,专有一个求戒的受戒的,什么样才算犯。因为这个时候,忏悔的方法不一样。光是心念,自己跟佛菩萨说说就行;如果这个时候,必须得对首忏。我对着另一个法师,或者对着另一个师傅,合着给我作见证忏。那个说好后,答:“散”、“耳”,答这两个字就行了。你对我忏悔了,这个事情就没了,照着自己不再犯。

懂得这个,这叫学。学了这个法,你才能够知道啊。没有法,你怎么知道啊?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的意思,就这样。这个世界上,必须得有些个先进者。请佛住世,佛就代表一切诸大菩萨、一切善知识。大家看经的原文就知道了。

为什么常随佛学呢?佛不在世了,佛不在有经啊。所以,我经常地劝我们的道友,你一打开经本,你就应:佛对着你说法呢。你不要以为佛不在了,经就是法,法就是佛在跟你说。要有这样一个尊敬心。有这样一个心,那你得的利益、效果,非常之大!就这么念着、拿着。甚至有的人,特别在家二众,不懂得,没有学过,拿着经本,甩甩倒倒地;拿到下半身;或者在家里头乱丢。特别是结缘的书,没花钱买的,没花钱不心疼,随便就丢。我看你们有时候,有的道友,有些到厕所里边去,都要拿着经书去看,这是不但没求福,反倒造业了!看完就丢到厕所去,不懂得啦。一定要注重法!

我们古来大德,从唐朝的时代,对那个经啊,特别我们那个老院长,朱富嘉居士。他拿着经,我见过好多次,只要拿着佛经,非常恭敬,两手端着。现在我们看四众弟子,对佛经不注重:“这是印刷品,多得很,一印就好”。没有原本,你拿什么印啊?!

我记得义净三藏法师到印度去取经。唐朝那个时候,最早是法显法师,其次是玄奘法师,最后是义净三藏法师。他写了两首诗,就形容不尊重法的人。他说:“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那个时候,去印度求法的人很多,“去人成百归无十”,去一百个人,十个人回来也没有,“后者焉知前者难”。说后来的,我们的四众道友啊,读经的,不知道这个经怎么来的。

前人啊,为了翻这个经,他经过好多的苦难,用生命去换来的!所以他说,在晋宋齐梁唐代那个时候,一般的、发大心的菩萨、高僧,离开长安到印度去求经,去一百个人,回来的不见几个。我们所知道的是法显、玄奘、义净,剩下的,或者去了没学成,回来也贡献不大;或者在半路上就死了。后来读佛经的人,你哪知道前人那时的辛苦啊!“后者焉知前者难”!

形容取经的过程,“路远碧天唯冷结”,形容那个道路是艰难的。现在我们去走丝绸之路,走那个新疆的,旱啊,都是沙漠地带,才知道,古代那个时候,早至 1000多年,唐朝的时候,是怎么走的!没得水啊!我们坐飞机、坐汽车,那时候,一步、一步走啊!走到下雪的时候,路远。天呐,有时中午时,高温到40度,那是沙漠地带,就这样,夜间零下40度,日差就这么大,而且没有水喝啊。“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风沙一来,天昏地暗,什么也看不见。这时候的人的精神啊、力量,一点也没有了,都尽了。“疲殚”殚是力尽的意思。“后贤如未按斯旨”,说后来的我们这些四众弟子,这些贤人,称赞我们学佛法的为贤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后贤如未按斯旨,往往将经轻易看”。

拿着佛经随随便便地,不重视,你怎能进入?怎能开悟?怎能得到加持?怎能断烦恼?怎能消业障?怎能免除你的苦难呢?!

这两诗,我经常记着,联想到尊重法,对佛经的重视。请佛住世、请转法轮,不是那么一句话,这里边的含义非常地多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敬与不敬之别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众弟子当中...

《竭诚方获实益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谚语说:对人低下谦恭的...

楞严咒护身符,可以随时都佩戴吗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

见胜成慢这种大我慢魔如何对治

他这种我慢心,我们看佛陀他的对治方法。 此名见胜无慧...

个子矮小的男子女人应改掉轻慢人的毛病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云:为人因何短小?以凤生...

勿作「二宝」弟子

在家信众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团队,不局限于某一个人。有一...

尊师重道方能获法益

真信佛法之人,见一切僧,尚行礼敬,况于最初对所皈依...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

欲海漂流具众苦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

真正皈依三宝了,哪有这些魔难

我们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说...

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

【佛教词典】五色光

(杂名)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即微笑,有五色光从佛...

【佛教词典】除盖障三昧

全称除一切盖障三昧。又作净除五障三昧。真言行者入于...

想离苦必须念佛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

连佛都不肯保佑的事

以前有个村子,生活着两个信佛的兄弟,他们依靠着种植...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问: 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

十二种素饺子的做法

素饺子很好吃,但做素饺子有些诀窍。做素饺子一般需要...

受菩萨戒的居士,能为儿女求婚姻吗

问: 弟子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想为儿女求婚姻,这...

慈云灌顶法师:一百种念佛

一、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 二、为名利故,...

佛经里的空城计

从前有个小国家,资源丰富,人口也不多,人民的生活很...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

每天辛苦奔波,为何还是达不到期望

问: 为什么有的人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无忧,...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推荐】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

【推荐】星云大师《谈因说果》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好!由于众多因缘的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