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梦参老和尚  2018/1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地藏经》

这是供养得福的,大家可能想,供养一定要买点香,买点水果、香蜡或供品饮食才算,你们不知道,合合掌就算供养了,至于赞叹地藏王菩萨对于众生利益很大,福德很大,众生得了好处,很了不起,就像我们称赞人很了不起,很聪明,这是赞叹;作礼更深一点,就是磕头,见了地藏的像,或闻到地藏菩萨的名,听到名你就磕头,没见像也磕头,见了像舍不得走。

“恋慕者”就是在那里留恋着看不尽,我们有时也对地藏像留恋不舍。在五台山殊相寺里面的文殊师利菩萨真是不可思议,佛学院的学生去朝五台山时,大家在文殊菩萨像前站了十几分钟才走,也有站一两个钟头,有两、三个人站了两、三个钟头,这是什么境界呢?我所听到的这尊像和普通的像不同,据说这尊头像是面做的,塑像的人正在和面时,文殊菩萨现身了,他拿着面看着文殊菩萨就捏,文殊菩萨的像隐了,面做的头像也做好了,就安到那尊像上,因为这位塑匠塑这尊头像很久,塑完了又取,取完了又塑,永远塑不好,等文殊菩萨现身他塑好了,现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但是这尊像还是面相。这尊像还有一个特点,那座殿已经坏了,下雨漏水,到处都漏,只有头部没有,我去是那样,后来政府拨了款修的,现在大家再去,殊相寺是塑好了,立像很高有三人高,站在那里看相,这叫留恋。

我们看一尊佛像感觉很好,自己心里很感动、舍不得走这叫留恋。这个留恋是仰慕而不是执着,千万不要执着,知道这是假的,明明知道这是塑的像,不是文殊师利菩萨,但是假的代表真的,你认为是真的,他就是真的,认为是假的,他就是假的,这就是心的作用。

凡是作礼得赞叹,恋慕的超越三十劫罪,你三十劫造的罪一下子就消失了,就是这么合个掌,赞叹一下恋慕一下。看见地藏像,很感动,很激动就能超越三十劫罪。如果天天念《地藏经》,天天称地藏圣号,该超越好多劫罪呢?后面第九品说,乃至于称佛名号,有的超越四十劫罪,有的超越三十劫罪,也有的听了这么多佛号,直至成佛,绝对能证得大般涅槃。全经都听下来,又能受持,而且一定要信。

我们所缺乏的是,信不坚定。之所以不灵,是因为信不具足,现在应当培养信,信到究竟了,自己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就是自己;但是我这尊地藏王菩萨需要另一尊地藏王菩萨加持我,地藏王菩萨显现与我这个地藏王菩萨合而为一了,有这样的信心就能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于等妙二觉,直至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略说三宝物——佛物、法物、僧物

三宝物先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佛学漫画】地藏菩萨的故事——生死利益

地藏菩萨的故事——生死利益...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原文: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

锡杖功用与功德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

【佛学漫画】法界第一高人

阿弥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计量,寿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问: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大安法师答: 往生咒...

阿閦佛名号的功德利益

阿閦佛(即不动如来)名号在经典中提及亦含无量功德利...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听闻了佛法,你必须去修才有用

我们诸位道友,我们现在要是帮助别人,劝化别人也信,...

祖师禅与如来禅

现在大家进入这个禅堂,什么叫做禅? 禅就是寂,寂也就...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

听到哪里有灾难,你马上就回向

今天的雨很大,大家还是来了,就是一念心!这种道心,...

【佛教词典】声界

【声界】 p1392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声界云何?谓声...

【佛教词典】内荷担苦与外荷担苦有别

【内荷担苦与外荷担苦有别】 p0368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页...

佛世乐音老母

隋大业年间,佛陀在维耶罗国(在今日中印度)时,其所...

学佛人应警惕的十大问题

一、法不契机、择法不当: 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经典,八...

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大梅法常禅师参马祖时,听到马祖说即心是佛,就领会这...

证严法师:散播爱心聚福业

佛陀说:人生无常,国土危脆。看看最近的天灾、人祸,...

佛教素食漫谈

随着因气候变迁而不断引发的生态危机的不断出现,当今...

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人与人打交道,免不了碰上不对脾气的人,于是便出现其...

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一部经即可吗

问: 请问在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即可,还需...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

怎样才叫做清净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