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梦参老和尚  2019/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所以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一切六道众生在受生的时候都是淫为首的,断淫断生就不受生了。但是得有定功,要想出尘劳,出六道,先断淫。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汝修三昧”,为什么修三昧?“本出尘劳”,要出尘劳才修三昧。“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你淫心若不断,尘出不了。淫欲为尘劳之首,首恶,第一个要断淫。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纵有多智”,多智就是智慧很大;“禅定现前”,智慧要大,定力又好,但是不断淫,这个是魔道,必落魔道。堕落魔道,上品的魔王,中品的魔民,下品的魔女。

智慧、听解、辩才无碍,又能够善说一切法,就是智慧很大的;但是不断淫,这些都是魔事。

所以世间的禅定也如是,有智慧,有禅定,淫业不断,这个三昧都是魔事,不是正定。

【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这说那些个魔,天魔、人魔,诸魔吧!他们都说他们成了无上道了,也有一切大众的徒众,收的徒众很多。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这种情况在我灭度之后,末法的时候,咱们这个时候就是末法的时候,这种魔民多,世间很炽盛的。因为广行贪淫,这种善知识教化众生的时候,广行贪淫,令一切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我遇见很多,我在美国也遇见,有些个假佛教的名义,也假那些善会道业的名义,广行淫事,说这不犯戒,这是邪说。

佛自己说在我灭度之后,以后五住的烦恼、二种的生死,在末法当中,这种魔事在世间上很炽盛。咱们这就是那个时候。虽然他也做很多善事,不断淫,广行贪淫。

一般人贪淫那还好一点,他只害自己。假以善知识为名,称自己是善知识,而且堕到爱见坑里头,这样能走到菩提道上吗?不会走到菩提路,失菩提路。

佛说在我灭度之后,特别像我们这个末法时间,这些魔子魔孙非常炽盛的,他们说是走菩提路,广行淫行。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汝教世人”,佛跟阿难说你发心想救度末法一切众生。“修三摩地”,这个单指修耳根圆通。

因为现在咱们讲《楞严经》,“修三摩地”专指耳根圆通的。你要想修耳根圆通,“先断心淫”,不是行为,意念!心淫,心起欲念,断心淫。“是名如来”,这就是如来所教诲的,要“先断心淫,修三摩地”。

你要是在末法利益众生的话,先断心淫,淫念不除,所修全是魔事。“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就是第一个决定清净明诲。告诉你很明白的,决定要断淫。断淫是指着淫念,不是行为。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沙只是沙,蒸百千劫时间还是热沙,因为它不是蒸饭的。它没有这个饭因,怎么能成到果呢?能把沙石蒸成饭吗?沙石不是饭。

不断淫,想成佛,没有这个事,根本不可能。你要想了生死,不受轮回,第一个要断淫,你把淫断了,生死了了。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就是不可能,根本不能得到佛的妙果。假使聪明妙悟,那还是淫根,不是成佛的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淫根不除,出不了三途,还能出世吗?必不能出世。

怎么会证得如来涅槃呢?这种修行路子不对,“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因地不真,怎么能成得道呢?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不要有淫念。没有淫念,淫念先断除了,心断了,身体还能做吗?身心俱断。万恶淫为本,把淫断了,连能断的这个思想也断了,也没有,这有希望成佛,斯可希冀。

所以我们自己修行检验我们的功夫,你的男女之间的关系,你自己验证你的心吧!自己很明白,外人不知。包括睡觉做梦、包括你梦境之间都算在内,如果有淫念、有淫心,道成不了。聪明智慧只变成魔,魔事。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

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经过修行,还...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

【推荐】淫欲毁人不倦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

净土法门是了生死之大法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一切众生就是妄心生灭永远不停的,妄心生灭不停干什么...

【推荐】为何一念《地藏经》心里就恐怖害怕

像我们有些个人跟我说不能念《地藏经》,一念《地藏经...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

【佛教词典】震岭

(地名)震旦国,即汉地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震岭者...

【佛教词典】佛道

(术语)梵语菩提,新译曰觉,旧翻曰道。道者通之义,...

「舍」时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

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例如:...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无处不在的恭敬--东林大佛的设计与建造历程

大佛的建设意义与建设理念 东林寺净土苑的定位是纯宗教...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

星云大师《求财富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求您加持我获得人间的财富。 因为在...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天,法慧大师和两位弟子在经堂里诵经之后,稍事休息...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

大安法师:佛为什么不示现来让人增强信心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

为什么只有中国僧人吃素

中国僧人吃素!造就了中国素食菜肴源远流长而精致的烹...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