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善用其心

梦参法师  2011/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好多道友,皈依佛之后会问:“师父啊!怎么修行啊?”这也行,那也行,并不是说要打坐,在那儿闭上眼睛参禅,这才叫修行。在你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你都在修行,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天堂就是地狱,不是佛道就是菩萨道,或是声闻道,要善用其心。

我们读《华严经》的《净行品》,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说:“要想成佛,要想得无上智慧,要想断一切烦恼,应该如何?”文殊师利菩萨就告诉他:“佛子!善用其心。”四个字,“善用其心”。后来智首菩萨又问他:“怎么样善用其心呢?”文殊师利菩萨说:“念《净行品》,发一百四十愿就可以了。”要善用其心,你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依此来做一位清净比丘。这里就说到僧宝。

前面讲到一些法,净法也有,染法也有。佛已成就了,他是纯净法的,他说这些染法,是让我们认识的,让我们分析的。在我们身上存在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每一位道友都可以对照一下,你拿佛、法、僧三宝对照一下,这就叫修行。

另外修什么?修神通?修观?“神”者就是自然的心,“通”者就是你的智慧,慧是一切通达的,其他的神通都会失掉的。过去有一些有神通的人,现在全没有了,神通是可以失掉的。或者过去报得的神通,也可以全部失掉。那种神通只会害你,对你没有帮助。佛为什么制止比丘,不让他说?大菩萨有神通,你能够现神通利益众生,但是不能让众生知道你在现神通;如果知道你现神通,是犯错误的。所以为什么道济禅师又喝酒,又吃狗肉,做出完全不持戒的样子?他不让你知道他有神通,他用这些方便善巧来利益众生。

作为一位你所尊敬的僧人,他能够用他的行门、用他的修行净化他的身心,他给你的都是慈悲、喜舍、欢喜。你找他解决问题,他能帮助你,但是他的力量不见得够。你得靠自己修,他能辅助你,使你自己修,告诉你佛所教导的方法。你自己做,再加上他的帮助,你跟着共同去做,效果会很好。有病苦也会产生其他的转变,但是你自己得先有个纯净心,不能掺杂杂染心、害人心。你想发财,让别人受穷,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个财也发不了。要是大家都发财,还差不多。但是商业竞争,大家都发财,你的那份儿恐怕也没有了,你还是有顾虑。所以就看你怎样来修行、来做。

我们有些居士也在弘法,我是赞成的。但是,你弘哪一法,你自己要做一做。如果你完全没做,你说了,人家能信你的吗?如果不信你的,就影响佛所说的法,因为你不清净。你必须得自己做,先有清净心,这个法才能传下去,才能弘扬。如果你自己不称职,只讲这个法,而自己完全不做,佛种还是会断的。你必须修,当然不必修到全证得了、全部相应了,但是人心、佛心,心心相印。所以《华严经》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华严经》里,在夜摩天宫,觉林菩萨赞叹佛的偈子,他赞叹很多,就标举一个心,就是众生心。

就像有一位大医王的佛,医一切众生的贪、嗔、痴、无明的病;又有他所说的药,对治病的药,那就是一切法;又有护持这个法,护持这个药,给你抓药的清净圣僧。虽然现在圣僧难得,只要他自己能够修持,一般的僧宝就过得去。因为我们现在是末法,我们自己的德也没有那么高,所以不要要求太高了。就是那些大菩萨来了,你也认不得;他不显露,不会让你认识他是大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为什么有人富贵坚固得来容易,有人却要辛苦劳作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

你念什么就往那个法界走

问: 法师您讲到说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样...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时时存着一颗善良与慈悲的心

早斋时,僧值师表堂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男子在寺院...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

众生心若有垢,法身则不现故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

念念为众生,事事皆佛法

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佛者,觉也。当你心里念念想着众生...

依《地藏经》修行,功德利益无量

我们讲地藏经之前,先讲讲地藏经的大意,还有地藏经修...

【佛教词典】阿坎

(Hackin, Joseph; 1886~1941)法国人,东方考古学家...

【佛教词典】无上正法付属

(传说)涅槃经二,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

比丘的三层含义

比丘梵语,含三义:一、乞士,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

治好一切病的五个根本

治好一切病的五个根本的方法就是,不管什么病,通过这...

释迦佛与三千佛缘

释迦牟尼佛一日于众会中开示大众:我于往昔无数劫时,...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圣一老和尚《地藏经略说》

前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识: 今日地藏经法...

印光大师教「摄耳谛听」念佛

印光大师认为,世间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如能谛听自己...

十二因缘法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

我是个好人,为何还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

巧办法助你节约时间

命运之神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他给...

星云大师《回向之妙》

古德说: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

有效沟通的15条原则

一、讲出来 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