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净界法师  2015/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个人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看你内心的相貌。

智者大师把内心的相貌分成四种。

第一个叫作增上的恶念。

我们心中有很多的念头,增上就是很坚固的恶念,有些人杀生,有些人偷盗,有些人邪淫,有些人妄语,各式各样的恶念。你一定先了解自己,才能够改变自己。你看看你内心当中有没有哪些是特别坚固的、经常出现的,你这个念头一起来,你控制不了它的,它要做、你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的,这种增上的恶念,先了解自己有没有这个方面的恶念。

第二个,增上的善念。

我们一个人有恶念,也有善念啊。我们过去生也不是全部做坏事吗,也有好的功能留下来,比方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们的生命当中也有很多很坚固的善念。你看有些人,小时候他就喜欢把自己东西拿给别人,这种人布施心特强。

增上的恶念、增上的善念。第三个是出离的心念。

前面两个都是人天,这个是六道种姓。这个出离心就是有些人他的念头当中有很强烈的出离心,他看到人世间这个是没有价值的,荣华富贵对他来说,他根本不当一回事,他要的就是寂静、涅槃寂静。这种人过去生一定修过声闻法。这个是属于声闻种姓。

第四个是菩提心。

有些人他就是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那种大悲心特重——菩提心。

所以,智者大师把我们内心的相貌分成四种,第一个、增上恶念,增上善念,出离的心念,第四个是菩提的心念,四种心念。你要很清楚地看到你自己的好的一方面、坏的一方面,你才知道怎么去调整。

佛陀灭度以后留下很多的法门,不是所有的法大家都要吃的,不是,你有这个病你才吃嘛。佛陀的药有人是吃对治的,有人要吃常法,常法当然,《楞严经》正念真如,把心带回家,这个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每一个人都适合吃的。

但是在假观当中,有些人是不适合这样做的。比方说你出离心很重的,你要不断地修无常观。

出离心太重有两个过失,第一个、忘失大悲,第二个、不乐修善,不喜欢修善。所以,在佛陀灭度以后,你再用这个法门的药你要先了解你自己适合怎么样的体质,就是观你内心的相状。第三个,有些是取其中道。你太那个,佛陀把它调过来。你太偏右边了,调过来。

(第二个、如是)性,就是等流习性。这个相状其实它有它过去的习性,是有它一定的等流习性。

第三个、体。体就是你的习性跟你的色蕴,色、心的和合叫作体。

那么我们今天的五蕴身心世界里面有很多善恶的功能,这个地方有所谓的力。力就是潜在的功能。潜在的意思就是说,比方说你这个人有布施的功能,但是你没有环境,你没有钱。你不是不想布施,你实在是没有因缘去布施,你自己都生活没办法自保。但是你有力,但是你不一定有作,但是你至少也有这种潜在的功能,就是因缘不具足,但是你那个功能暂时在睡觉,在种子位。

作,就是你因缘具足了,你产生现行,这个种子开始活动。

这种善恶的功能遇到环境具足的时候,产生造作,这个地方一定有它过去的原因,事出必有因,有它过去的因。

第二个,你现在的缘。你事到如今,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把这个相状把它变得更加强大。就是你随顺它,你不断地随顺它,不管善念、恶念,它就是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第二个,你抗拒它,佛法叫作对治它,它就是越来越小,就变成不增长业。这就是缘,你今生的抉择,今生的修持。

从过去的因,遇到现在的缘,最后变成未来的果跟报。果是约着心态,报是约着外相。你有内心的等流的善恶的习性,有外在的果报的相状。

那么最后一个就是本末的究竟等。有最初的本,本就是相,末就是报,这个是彼此相应的。你有这个相状,你就有内在的习性,你就有这样的功能,你就很容易有这样的造作,自然有它过去的因,有现在的缘,有未来的果报。

所以,十如是是前后互相呼应的。这个地方当然最重要就是因缘果报这四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

诸位同学: 九月十七号郭士范同学要我来跟大家谈一谈...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心的本质简单到无法想象

对于心的真正本质,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它就在...

慧律法师:心无所住就是安住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

改善生态环境要从心做起

由于人类日趋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地球的生态环...

分心散乱的对策

其实除去五盖,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最常见也最常被忽略的...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肉鸡,来自地狱的「美食」

导语:鸡是最早被大规模人工饲养的家禽。今天,美国每...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

念佛的四种方法

一、称名念佛, 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

【佛教词典】无明父

(譬喻)无明与贪爱相和而生我,无明比父,贪爱譬母也...

【佛教词典】稳密田地

谓远离一切差别、相对,入于平等一如、安稳亲密之境地...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不要盲信奇异的现象

佛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

没有僧宝,二宝居士能独立存在吗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二宝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

星云大师《要空,才能有》

佛教讲空,是要空诸执著,空诸两边,空诸假相,空诸对...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消业灭罪的种种征兆和梦验

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持诵某部经或某个咒后,梦中出现很恐...

【推荐】念佛人如何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问: 印光大师常常用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来鼓励学人...

饭后吃梨能排出致癌物质

韩国研究人员发现,饭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