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梦参老和尚  2021/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字,专心一意地系念,无有其它杂念,进一步修唯心识观和真如实观,决定能生彼净佛国土,使现生善根增长,得不退转。

若众生要能依着一实境界,修清净的信心,必须先学习两种观道。哪两种呢?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真如实观是不可议,就是顿悟;唯心识是要把自己的心识观,指渐悟。如神秀大师说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就是指的观照好心,消灭妄想,证得一实境界。

怎样能从妄的熏习力转变为清净的熏习力量?修两种观道。观就是思惟修、三昧、奢摩他,又叫静虑、禅定。观是什么呢?五蕴、六根、六尘,观心,专观你的识,这就是心生灭门,也就是唯心识观;心真如门,就是真如实观。

依着这种观道来修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一实境界。

怎么来修习唯心识观呢?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都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所以要注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之间,任何时候,不要把心念失掉,随时照看好你的念头。有人经常拿串念珠,念珠就是数珠,拿起念珠就要想到我不要失念——只要不是染法,行住坐卧中,念什么都可以。

什么叫“真如实观”?就是“心性无住,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这个知、觉就是指意识,指心上面的心识,这里就离开了——那是修唯心识观,这个进一步要离开见闻觉知,唯心识观已经修好了,进一步无生无灭、真空实体,没有一切分别之想了。

至心的时候,心诚则灵,所以应当“一心系念”。系念什么呢?系念诸佛的平等法身,系念你自己法身。念的功德,在一切的善根当中是最殊胜的,最不可思议。

如果懈懈怠怠地修行,心杂念妄想,就定不下来,就不能趣向一行三昧。“一行”是什么?是平等法身的一行、至心的一行,达到一行即证得相似无生法忍。一行包括二种观道、一实境界,故一心系念就是一实境界。经论常说要一心、至心,念佛念到三昧,修行的道路一定成功。

晋朝王羲之,书法圣人,也叫书圣。王羲之的字写得入神、入妙。他的儿子王献之学他的字,住在一个寺庙里天天写,写了十年没离开寺庙,后来庙里老和尚检查这十年写的字,看过来看过去,看完后老和尚叹了一口气,说:“可怜十年寒窗苦,只有一点像羲之。”

其实这一点也不是王羲之儿子写的,还是王羲之一次来看儿子写字,发现有一字缺了一点,就拿笔给填上了。也就是说,学一个技术,乃至成名成家,不晓得要经过多少苦功夫的练习。

我们要想把无量劫的烦恼断了、要想了生脱死不容易。不用说别的,断一个欲念,佛都说就像断四十里的瀑流那样难,何况那么多贪、瞋、痴想截止!

所以修行必须下苦功夫来修,达到闻、思、修三慧,用心去听去行,圆闻一切,才听到真正的地藏菩萨名字、十方诸佛的名字,这样才能至心礼拜供养地藏菩萨、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才能深入大乘深经;否则始终达不到甚深的福德和信心,也不能了达一实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本颂是印度的大论师天亲菩萨所作,虽然只有三十个偈颂...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明禅法师忆佛源长老:光看书,那是没用的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着佛源老和尚。对他印象最...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

星云大师《如何与人相处》

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六妙法门要怎么修

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气,出息就是呼...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佛教词典】实有

【实有】 p1271 瑜伽一百卷十二页云:云何实有?谓诸诠...

【佛教词典】摩梨

(地名)山名。出栴檀之处。...

佛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用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么快?今天用不...

山民窃取王库喻

过去,有一位居住在山里的人,偷了王家库府中的贵重衣...

吃素的几种方式

根据个人的条件、学佛程度和决心的不同,信佛人吃素多...

彭际清居士: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

星云大师《佛教的生命学》

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徙们,大家晚安!阿弥陀佛...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

以心境来转逆境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坏的。在佛法来讲,好的就...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

容易分心,该如何用心

问: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

观世音菩萨为我排忧解难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寿诞时,女儿送了一尊观世音菩...

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过日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