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地狱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

梦参老和尚  2021/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地狱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狱中有床”,监狱也睡觉吗?那个床可是受罪的,不是舒服的。床好大?“遍满万里”,这个地狱有大小一万里,这个床就是一万里。“一人受罪”,看见你这个身把这床占满了,自己见到自己身遍卧满床,身量愈大,痛苦愈大。假使有千万人受罪,也在这个床上,也是遍满床上。这个床可是受罪的,倒在这个床上睡不着觉的,是不舒服的。这是什么呢?众业所感的。

人做的业不是一种,人的一生几十年,你起心动念。我们现在的善念多恶念少,当我们一起恶念了,我们用三宝教授我们的方法就把它对治了,让它消失了,善念我们就继续让它增长。恶人,做坏事的人,你要接触那些个坏人,他举心动念尽是坏主意。

那些受罪的人,受的苦难很多的,凡是六根都在受罪。但是这个地狱没有肉体,他精神上感觉,所受的罪苦就是精神的感觉,这是化现的,化身感觉着。由于你果报,那是自己的果报感的。

所谓那些铁,形容着床,乃至于恶鬼、夜叉,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那时候能不能觉悟?假使说你还有忆念着念一声地藏王菩萨,地狱马上就空了,那个地狱现相就没有了。

那个时候没有了,地藏王菩萨想不起来了,不现前,这个我们大家可以这样感觉,我们睡觉时候,如果做一个不好的梦,恶梦,碰见狼了,或者碰见野兽了,或者碰见别人来害你了,或者抓你来了,那你这时候要想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或者观世音菩萨,随便哪一佛名号,哪个阿罗汉名号,你一念马上境界没有了,那个恶梦马上境界空了。

下地狱也是那样子,想不起来了,如果能忆念三宝的时候,你也下不到地狱了;到了地狱什么都忘了,那个神识当中什么都忘了。像我们做恶梦,遇见什么恶境界相,如果你念佛号的时候,一念马上就醒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

【推荐】一位煤老板的因果报应

我们有一期《净土》杂志刊登了一则因果故事,是真人真...

舍利弗尊者得聪明利智的因缘

昔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出家不久,就漏尽烦恼,证得阿...

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人会堕落到哪里

先讲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人堕落到哪里?既然他往生不...

感恩、忏悔可以清除业障垃圾

修蓝博士说,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想因为什么问题...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净土

因其实惭惧故,你造作了很多的恶业,已经造了,临命终...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念《药师经》专门对治九种横死

我们刚才讲到一个横死,不该死死了、意外发生的,这里...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

佛教不是迷信,迷的人绝不信

古来是有十行并下看书,他一看光翻。咱们看一行,字还...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

【佛教词典】等流善

【等流善】 p1119 集论二卷九页云:何等等流善?谓已得...

【佛教词典】有漏法

【有漏法】 p0543   瑜伽六十六卷十三页云:问:如世...

因为有挂碍,才会有恐怖

心有挂碍是一个凡夫本能,常常在一种人生不满百,常怀...

恶口骂人的种种可怕报应

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 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妄念是病,佛号是药

我们是妄想杂念纷飞的凡夫,每天就是在妄想杂念堆里面...

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过两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

借钱别忘了说谢谢

佛教里头讲的是慈悲,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

淫心乍起,当起四觉观

凡夫起淫欲,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喜欢。今...

用功的入门方法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

没有这四剂预防针,我们还真生不起信心

原文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