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慈法法师  2012/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号,但是仍然会有生病、烦恼,或遇到种种障缘,这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缘佛呢?还是因为……?

慈法法师:我们都知道因果相续,我们从因果论上来谈,要谈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为什么谈因果这样谈呢?在我们业相续中,虽然它是无常无我的一个业相,但是,它由过去的秉性所现——带来的东西;有习性所显——这一生的东西;有我们本质的东西——佛性。本质呢,它也是无我的;秉性也是无我的;业习呢,现在的状态也是无我的。你说的那个呢,就是念佛的现在(仍然有烦恼障缘),实际是习性的一个表达罢了,我们称为秉性的流转。我们念了几声佛,过去的业报、苦的业报该成熟还是一个一个的成熟。

有个居士给我发了一个(短)信说:“哎呀,我这得病了,我念佛拜佛怎么还会痛呢?”我说“要是西瓜已经熟了,落秧子了,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它又长上了?!”(众笑)就是我们有些思想、想法跟因果不相契合。我们现在平常都是过去的果啊!果!我已经有病了,我这个病很痛,我要观察观察过去的果可以觉悟,观察过去的因可以觉悟,因果的对比,找到它的根源了可以觉悟。那我们念佛呢就是为了觉悟它!不是痛与不痛的问题!果——我们自己种的,一定要吃下去的,你一定要吃下去的。怎么吃下去呢?就是面对它,当然面对它也可以觉悟,觉悟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面对,这也是吃下它,面对它;当然也可以迷失流转。我们念佛是为了觉悟它!

大部分人对这个果啊,到这个果上,就说“我念佛了怎么还会这样子呢?”实际就是果成熟了,那我们可以去觉悟它的本质,觉悟它为何发生,觉悟它是无常还是常呢?我们会很快地看到它无常的本质、无我的本质,那我们的心就会寂静下来,安乐下来。那这样的面对呢,说吃下去有点儿果的味道,实际就是面对。不面对是不行的!

许多学佛的人在这个地方有误区,他不去觉悟自己的因果报应,他是用念佛来排斥自己的因果报应,说“我念佛怎么还会这样子呢?”那我们念佛来觉悟我们的因果,体验我们的因果,认知我们的因果,就会跟佛法相契合。要是我们念佛是一套,因果是一套,二元就会对立,就会打架。你说修行,总认为不相应。

有一次我到一个北方的城市,有一个行长的夫人告诉我:“我以前没学佛,我老头子的官越升越高,现在我学佛了,怎么不升官了呢?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我说:“好,给你讲一讲,现在呢,他不升官了,少造许多业,就是佛、菩萨、善知识、法则对你的保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

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 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

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

凡是修念佛法门的,一定要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念佛...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

如何才能控制梦境

问: 弟子在受戒后,晚上做梦杀了一条缠在自己身上的...

「口念心听」跟「心念心听」有什么区别

问: 弟子学佛十个月,念了几万声佛号了,起初是口念耳...

印光大师:念佛实修法要

一、选择称名 1. 禅宗 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首先,应听闻僧宝所说之正法(而不是网络上论坛、博客...

道济禅师戒淫文

妻妾之外非己色,淫人妻女败己德, 夭寿折福殃儿孙,皆...

梦境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的意义

佛陀很少给人析梦。析梦就是解梦,对所梦之境的分析。...

【佛教词典】秦广王

为冥界十王之第一王。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

【佛教词典】阿夷

(杂语)阿梨耶ārya之讹略。译曰尊者,圣者。饰宗记十...

善人则亲近,恶人则远避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

四十八大愿——(第37愿)归依感动天人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

圣严法师《关于「梦」的问答》

问:每个人都会作梦,有些梦似乎比其它梦更的意义、更...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

不用担心来生

有一次,佛陀回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

为了半偈而舍身的故事

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释迦牟尼佛说:弥勒发意先...

永明延寿大师日定108件佛事为常课

延寿大师在常住永明寺期间,常为七众弟子授菩萨戒,日...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该怎么办

问: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怎么办呢? 答: 他人信不...

本焕长老与印顺法师开解众生疑惑

现代社会把人的各种欲望都裹挟在里面,拼命刺激你,但...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